從1940年的12月中旬,日本軍隊主動發動對蘇門答臘島的攻擊,到1941年的1月中旬,同盟國軍隊成功的佔領了新加坡。
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當中,日本軍隊損失非常慘重,不但丟失的新加坡這一對於東南亞地區至關重要的軍事要塞,而且陸海軍同樣付出了很重大的損失。
日本陸軍除了損失了在蘇門答臘島登陸的唯一一個雨林作戰社團之外,在新加坡作戰當中,日本陸軍依然損失了大量的作戰部隊。
這些損失對於日本南方軍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南方軍根本已經無法獲得任何來自大本營的補給了。
日本陸軍大本營曾經在此次戰役之前,對於南方軍叫軍司令官,山下奉文說過,南方軍在此1到2年時間裡面是不會獲得任何軍隊補給得因為在1到2年的時間裡面,日本陸軍大本營必須將主要的作戰力量牽扯在印度方向。
山下奉文字人必須在南方中自己內部保持一定的預備力量,如果將來一旦出現了重大事件的話,日本陸軍大本營很有可能必須抽調其它方向的力量才能夠維持在南方的控制。
但是在這次戰役當中,山下奉文不但沒有能夠自己解決問題,而且在其後的一系列作戰當中,又出現了重大的失誤。
當然這只是日本陸軍大本營認為的,在同盟國方面看來日本軍隊的應對是沒有出現錯誤的,日本軍隊在南方現在的困境主要是因為日本海軍的損失,以及日本陸軍被迫把大量的部隊調往印度方向造成的。
但是日本陸軍不可能指責自己的印度方面軍,畢竟印度方面軍現在正在進行至關重要的新德里戰役。
正在和英國和印度的軍隊進行生死搏殺,也是對於日本來說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與此相同時間爆發的新加坡戰役,在日本陸軍大本營內部看來,重要性是遠遠沒有印度戰役高的。
而這一次戰役對於日本南方軍的打擊,是要和日本海軍的打擊相提並論的。
對於日本海軍的打擊,主要是對於日本海軍信心的重要打擊。
在這次海戰當中,日本聯合艦隊並不是沒有獲勝的機會,甚至於在某些時刻日本聯合艦隊獲勝的機會是非常大的。
而且即便日本聯合艦隊最終選擇撤退的時候,日本聯合艦隊在兵力上還是擁有對同盟國的海軍的一定優勢的。
在擁有一定優勢地位的時候撤退並且導致的日本陸軍出現重大損失,這在海軍中上層雖然沒有造成什麼波動,但是對於海軍的下層事情影響是非常大的。
海軍下層軍官對於日本海軍的作戰能力產生了一系列的懷疑,並且這也對日本海軍內部計程車氣造成了重大打擊。
這些重大打擊,雖然在近期當中看不出來有什麼影響,但是長期假期日本聯合艦隊的作戰實力會遭到致命的削弱。
而在新加坡戰役結束之後,日本海軍和陸軍召開的檢討會議上還陸軍這一次非常稀有的,並沒有互相指。
因為在新加坡戰役結束之後,日本海陸軍突然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在1939年11月11號發動的珍珠港行動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13個月的時間。
日本軍隊在東南亞的作戰優勢已經全面的損失,並且現在同盟國處於反攻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