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上優勢的徹底喪失,現在日本軍隊只能夠依靠蘇門答臘島的灘頭陣地,繼續進行頑抗了,但是他們繼續進行網上,根本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隨著同盟國援軍大批抵達蘇門答臘島登陸的日本軍隊,馬上就遭到了重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軍隊登陸部隊在1941年的1月6號全軍覆沒。
這使得日本陸軍遭到了重大損失,在這場戰役當中日本軍隊陣亡的人數超過了人,而被俘的人數有3000人。
其中陣亡的人說,對於日本軍隊來說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被俘了3000人這基本上對於日本人來說是非常不可接受的,而且這也是日本軍隊第一次被俘人數超過1000人的戰役。
這一次日本軍隊的大規模被俘,在日本陸軍內部掀起了巨大的驚濤駭浪。
日本陸軍總參謀長之前一直由皇族擔任的職務,這一次由東條英機擔任。
而之前東條英機擔任日本陸相的職務,則轉交給了寺內壽一。
之所以日本陸軍出現了這樣大的組織結構變動,是因為現在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軍隊需要一個非常重大的轉變才能夠完成現在的所有的作戰任務。
在這一次戰役進行的過程當中,和日本軍隊內部也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日本軍隊的內部進行了激烈辯論,也引發了日本內閣激烈的辯論。
作為日本陸相的寺內壽一和作為日本海想的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
兩個人在日本內閣會議上,簡直髮生了一次非常著名的爭吵,這一次爭吵將日本陸海軍的矛盾推向了新的高潮。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所幸不去繼續支援東南亞的日本陸軍了。
而日本陸軍方面則選擇了放棄新加坡這種極其誇張的方式。
在陸海軍如此激烈的鬥爭當中,日本天皇不得不出面平息一下這次大規模的混亂。
新加坡戰役如此重要的地點,居然被日本陸軍輕易的放棄,而在日本陸軍遭到同盟國軍隊猛烈攻擊的時候,日本海軍居然可以輕易的撤退。
現在日本陸海軍之間的矛盾已經上升為了日本軍方內部的主要矛盾,甚至連他們的敵人同盟國的矛盾都沒有他們大。
雖然說日本天皇平息了這一次陸海軍之間的巨大爭議,但是現在在東南亞地區的實際上日本陸海軍的困境依然沒有解決。
同盟國軍隊在解決掉在蘇門答臘島登陸的日本登陸部隊之後,就已經準備發起了新加坡的攻擊了。
在新加坡戰場,除了一定的駐紮在新加坡的防守部隊之外,根本就沒有其他的作戰部隊,在前一段時間的時候,日本空軍遭到了慘重損失。
如果沒有新的援軍的話,日本陸軍根本無法堅守新加坡。
而現在日本陸海軍之間的矛盾,已經使得日本海軍根本不想去支援日本陸軍,另一方面出現了巨大問題的日本海軍主要作戰部隊,也根本無法作出其他的支援。
就在日本陸海軍雙方處於一片混亂當中,無法對新加坡戰局作出應對的時候,同盟國方面已經在新加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941年1月10號,在麥克阿瑟將軍親自坐鎮的指揮之下,同盟國美國作戰部隊在新加坡以南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