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海軍的高階軍官就在海軍的最高層會議上吵了起來,這令海軍一時之間成為了陸軍的笑柄。
而這一次,海軍高層之間的爭吵,確實是由陸軍引起的。
要知道,如果陸軍不是去進攻印度,而是留在太平洋地區,繼續和美國等同盟國軍隊,做對的話,那麼日本海軍也比較容易部署,畢竟日本海軍也不會因為這次事件而面臨分兵的局面。
由於在陸軍的巨大壓力之下,當然還有日本天皇的巨大壓力,日本海軍被迫成立了印度洋分艦隊。
這進一步分散了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方向上的力量。
光憑日本陸軍是沒有這樣巨大的影響力的,日本天皇由於垂涎於印度這個富饒的大陸,而直接要求日本海軍作出相關的部署。
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海軍自然沒有能力反抗天皇的意志。
所以現在就反應到了太平洋戰局之上,日本海軍處於一種焦慮狀態。
雖然說現在日本海軍高層對於這次戰役的態度不明,但是日本海軍高層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絕對不能就這樣發展下去。
如果按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的話,伊利安島會被同盟國建設成一個巨大的海上要塞。
而且以伊利安島,俾斯麥群島,索羅門群島構成的南太平洋群島鏈,會成為日本海陸軍的噩夢。
與此同時,日本海軍也會被封鎖在這條島鏈。
不過在具體的進攻方向上,伏見宮博恭王,否決了進攻索羅門群島,伏見宮博恭王提出的意見是直接進攻夏威夷群島的重要目標,吸引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決戰。
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在看以他自己已經無法將現在海軍的主要戰略目標調整回來之後,山本大將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以支援伏見宮博恭王的意見。
最終在軍隊高層的一致同意之下,聯合艦隊做出了決定,為了避開同盟國在南太平洋地區部署的龐大的海空軍力量,日本聯合艦隊將整體北調回日本本土,進行一段時間的休整,在這段時間的休整完成之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將攜帶自己所有的主力艦,進攻美國夏威夷中的一個重要島嶼,吸引美國太平洋艦隊出來決戰。
至於日本聯合艦隊在之後要進攻哪一個夏威夷群島的重要島嶼,這還需要經過研究之後再決定。
不過現在能夠決定的事情就是日本聯合艦隊也絕對不會在,太平洋南部動手,因為這會陷入到同盟國巨大的海空軍包圍之中。
同時為了將同盟國的,力量吸引到南部區,日本海軍建議山下奉文在此階段發起一段時間的,對同盟國軍隊的攻擊行動。
山下奉文,雖然現在不想對同盟國發起攻擊,但是由於他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南太平洋地區,作戰,還是要以海運為主的,而且陸軍已經放棄他們了,陸軍現在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印度方向了。
所以說山下奉文最終還是決定遵從海軍方面的意志。
喜歡文明成長系統請大家收藏:()文明成長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