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正在一線奮戰的軍人們,各位正在堅守在各自崗位的政府工作人員,工人,農民。
各位光榮的太平洋共和國公民們。
戰爭已經進行了七個多月了,在七個多月的戰爭當中,光榮的太平洋共和國計程車兵和盟國計程車兵們一起阻止了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並且成功的保衛了太平洋共和國安全!
我們已經挫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但是帝國主義力量依然非常強大,我們依然要為將來持久作戰做好準備!
不過我依然堅信,帝國主義是無法戰勝的我們的!
邪惡是永遠無法戰勝正義的,最終的勝利必將是由我們光榮的太平洋共和國公民們獲得!”
1940年6月20號,太平洋共和國最高領袖陸航,在太平洋共和國首都洛川的共和國宮發表了對全體政府高階人員的講話。
同時,這次講話也對整個太平洋共和國全體公民廣播。
這次講話的時機選擇在了伊利安島戰役結束之後,日本的第一次擴張行動徹底被終止。
同盟國基本上保證了索羅門群島,俾斯麥群島,以及伊利安島南部地區的安全,事實上形成了圍繞太平洋共和國的一道屏障。
在這種情況下,太平洋共和國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
不需要像之前那樣擔驚受怕,十分擔憂,日本人直接攻擊到太平洋共和國的本土,對於太平洋共和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在伊利安島戰役結束之後,同盟國方面進行了一些戰役的調整,但是這些戰役部署的調整隻不過是微微的調整而已。
這些調整包括,整個太平洋地區指揮機構的調整。
本來作為太平洋地區最高指揮官的麥克阿瑟將軍,將自己的司令部從莫爾茲比港遷走,遷往了澳大利亞。
而在莫爾茲比港的原司令部,則進行了整合,調整成了近距離指揮,巴布亞紐幾內亞地區作戰的地區司令部。
而這個司令部在此之後,將不會負責俾斯麥群島和索羅門群島的協調工作,俾斯麥群島和索羅門群島以及其他的太平洋地區群島島嶼防守的協調工作全部轉移給了,現在位於澳大利亞達爾文的,麥克阿瑟將軍的司令部。
事實上,這一次司令部的調整,並不是因為麥克阿瑟將軍遠離前線,因為實際上澳大利亞達爾文距離前線是比莫爾茲比港,距離前線稍微要近一點的。
這一次的調整,主要是因為麥克阿瑟將軍想要繞開伊利安島的,複雜雨林地形,希望能夠在獲得海軍增援之後,從澳大利亞達爾文直接出發,進攻印度尼西亞的其他島嶼,比如說最重要的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
除了麥克阿瑟的司令部調整之外,太平洋共和國自己的司令部也進行了調整。
由於在此之前,太平洋共和國在伊利安島上的陸軍部隊,全部是由伊利安島上的最高指揮官指揮等,最開始是由,凌笑負責的,在凌笑被撤職之後,又有林立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