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干維爾島的規劃當中,除了有陸軍駐紮之外,四個固定防禦設施中有三個就修築在布干維爾島周圍,用於對抗可能遭到的日本聯合艦隊的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布干維爾島處於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上,那麼就不能光有軍事設施,而沒有民用設施支撐。
這首批一千人前往布因城進行建設,是為了之後更大規模的平民進駐,只有擁有了一定的城市運作基礎才能夠更好的實現應有的軍事用途。
不過,同樣是由於布干維爾島過於危險的。畢竟他處於整個索羅門群島的戰役前沿,而且在陸航之前的那個世界當中,太平洋戰爭時期布干維爾島和瓜達卡納爾島都是經歷過激烈的爭奪戰的。
而在兩個主要島嶼之間,布干維爾島又是處於更北端,更加靠近日本了,所以說其遭到攻擊的可能性更加的高。
這就造成了布干維爾島需要有城鎮存在,但是它的城鎮規模又不能太大。只要能夠保證軍事設施的基本執行就可以了。
所以說,在整體規劃當中,布干維爾島最北端的布卡,基本上是遭到了廢棄的,因為這根本無法防守,如果日本聯合艦隊衝進南太平洋的話,布卡實在是太危險了。
在規劃當中,布干維爾島將在未來擁有1萬人左右的人口,其中,23以上,也就是7000人左右將會在布因,其他的人口分佈在其他周圍的地區。
同時布因也將成為,布干維爾島駐軍的後勤大本營。為了能夠更好的履行後勤大本營的職責,陸航已經在布因城周圍規劃了幾個大型的農場,並且在將來經濟科技樹的一部分工廠也將會轉移到布因城當中。
在規劃好了布干維爾島具體情況之後,由政治顧問蘇欣直接負責的,新城鎮籌備委員會,就在洛川成立,並把兌換出來的平民們,分批運往了布因城。
再把平民分別運往目的地的過程當中,還夾雜著將各種生活物資運往準備好建立城鎮的地方。
畢竟不可能讓那些平民到達目的地之後自己種植糧食吧,那樣沒等糧食成熟了,平民就應該死的差不多了。
由於所有的相關人員全部都是經過文明成長系統兌換出來的,所以說對於陸航的忠誠度都是非常高的,在此過程當中避免了因為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所產生的混亂狀態。
所以整個的新城鎮籌備過程極其的順利,效率非常的高,在幾天的時間之內,就達到了預想中的目的,成功的在布因城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一千人左右的小城鎮。
而在這座城鎮的奠基儀式上,陸航作為國家的領袖,也出席了這次儀式。
在奠基儀式上,陸航發表了一番非常重要的講話。
在講話當中,他首先確認了布因城將來重要的戰略地位,而且他還,鼓勵了新出現的平民們,要努力的生活工作,把自己的新家園建設好。
這樣不但能夠讓自己生活得更好,而且還能對整個國家作出巨大的貢獻,進而對全人類的解放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在這次儀式結束之後,陸航並沒有馬上離開布干維爾島,因為他在布干維爾島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喜歡文明成長系統請大家收藏:()文明成長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