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是一個“長情”的人。
在選擇做一件事之後,便會一直做下去。這些年,他也看到很多其他公益專案,他也非常願意為之添磚加瓦,“但我已經沒有精力了,我看到這個群體之後就沒有辦法把眼睛移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少年,曾經夢想屠龍。
潘誌喜歡薩特、加繆、胡塞爾……認為知識分子就應該是批判的、對抗的;近些年來,潘志愈加平和,轉而埋頭關注身邊的苦難,去幫助身邊能幫助的人,去花精力做好手上的事情。他相信,這比去傾聽遠處的聲音更重要、更有價值。
“這幾年我還是篤定地、腳踏實地地在走,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但我相信路是對的,方向是對的。”
時間往復,潘志還是會經常回到故鄉。
當從洶湧的人群逃回靜謐的故鄉,屋後的青山遠黛會給他很多答案。
潘志說過,“我在山裡長大,大山不只是風景。站在露臺上遠眺群巒,山裡人或許更明白高山可以望遠,也可以了無障礙的看見星空。人,應該活在更遼闊的時空格局中。”
“一問依法行政,二問公民意識,三問我輩何為,願將本心付光陰,往後餘生,我將繼續努力,爭取仍有心力在路上。”
不覺間,我竟念出了潘志常說的一句話。
“章大師,徐律師,原來你們都在呀!”
隨著小潘推門而入,打斷了我的思緒。
“小潘,快,快過來坐。”
章一天熱情地招呼著小潘,給他倒上了茶。
“小潘,你叔叔會在本市逗留幾天?”
小潘才坐下喝了一口茶,章一天便迫不及待地問道。
“三天吧!”
小潘看了看章不凡,又看了看我和章一天,似乎明白了什麼。
“徐建師,你看,這…..”
我明白章不凡的意思,他只能答應給我三天時間,是因為潘志只能在本市停留三天,而不是他要為難我。
“章師父,我想回家一趟。”
我還是把我的想法說了出來。
“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啊!”
章不凡應該是能理解我的心情,不過話語中還是透露著許些無奈。
“你們要見我叔叔,也不差這幾天,我可以帶你們上京城去見他。”
“真的?”
聽小潘這麼說,章不凡師徒不約而同地看向了小潘,我也看向了小潘。
喜歡異案調解:我當律師那些年請大家收藏:()異案調解:我當律師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