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世寧和徐文鵠連連搖頭哭笑不得……
御書房裡,八皇子背手站立,神色淡定自若,一邊太子和太師蹙眉不語,玄景帝看著八皇子寫的川山瘟疫治理之法點點頭“嗯!不錯,裡面的應對之法比史書中所記更具有可行之處,成民,你是如何想到這些的呀?”
“自從去年得知了川山鬧瘟疫,兒臣就有留心,張大人依舊例應對之法顯然收效甚微,所以兒臣就翻閱古籍多方研究不同之處作參考,才想出了這個辦法來,希望能為受苦的百姓略盡綿薄之力!”八皇子有條不紊的說完一拱手穩重周全。
玄景帝笑笑,滿意的點點頭。
“八弟喜好讀書,果然有所成,關鍵時刻幸好有你出馬,才能為父皇分憂解難啊!”太子淡笑著誇讚道。
“太子哥誇獎了,我不過是借張大人前車之鑑,以成後事之師罷了!”
“成民謙虛了”玄景帝笑眯眯的說“和太師,這治疫之法朕看可行,得馬上派人再去川山,張玉華不中用,依你看,派誰去妥當?”
“依老臣看……”
“父皇,兒臣願意前往!”八皇子打斷和太師的話跪地請命道“兒臣也想為父皇分擔重任,讓百姓早日脫離苦海,恢復民生昌榮,以求歷練!”
“你獻計就是為了想去川山治疫?”玄景帝一下子猜中八皇子心事“小算盤打得挺好啊?”
“父皇既然看穿了,兒臣就說實話吧,兒臣自小在這聖都,孤聞寡陋不識民生疾苦,現在有這機會一能出門歷練長些見識,二能為父皇分憂為百姓解難,求父皇成全兒臣!”
“八殿下小小年紀有此志向是好事,但請恕老臣直言,您年紀尚小,聽聞身體也不如同胞九殿下強健,這千里迢迢跑到川山那樣的苦寒之地治疫,豈不是叫陛下和淑妃娘娘擔心!”和太師在旁娓娓而談“八殿下雖然機敏聰慧,但這身體力行不同與紙上談兵,還是等年齡長些,再尋機一展抱負吧!”
“嗯,和太師說的是。”玄景帝點點頭“成民,你年紀還小,又身子怯弱,川山氣候不同與聖都,你貿貿然的跑去,怕還沒執理治疫之法,倒先水土不服病了,那等偏遠的地方,哪有醫術高明的大夫照顧你?”
“八弟,父皇如此關心你的康健安危,還是算了吧,等你再大些,父皇有的是差事要託付給你,到時候你想躲也躲不過呢!”太子附和道。
“父皇”八皇子跪地上前堅持道“兒臣的身體經年調理又加上練武,已經沒有大礙了,況且兒臣堅持要去,是因為治疫之法細枝末節兒臣最為清楚,這人命關天的事半點馬虎不得,若要旁人去執行,怕有不到之處或橫生枝節,一個處理不當就會功虧一簣,眼見夏季將至,若要到時候還沒有治理好,高溫天氣屍橫遍野,瘟疫怕是更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玄景帝猶豫了,八皇子說得不無道理,時間不等人,這次治理瘟疫,絕不能有閃失,不然到了夏天瘟疫高發,百姓四散逃離,恐怕還會禍延鄰省,那可就嚴重了!
“求父皇!兒臣只是為了百姓能夠早日康復,瘟疫之患儘快解決,兒臣保證,此去一定歇盡全力治好瘟疫災患!求父皇讓兒臣去吧!”八皇子眼神渴望語氣盡是滿滿的懇求。
“那好吧!”玄景帝衡量利害關係,覺得八皇子說得對,這治疫之法既然是他想出來,自然他來執行更萬無一失。
八皇子滿臉喜色一磕頭“多謝父皇成全,兒臣此去定不負聖恩!”
“你別急著高興。”玄景帝擺擺手“說到底你年紀還小,朕不放心,要再指派一個人跟你一起去才行。”
“父皇,兒臣舉薦張玉華跟八弟一起去!”太子忙接話道。
“嗯?”玄景帝皺起眉頭,不解的看著太子。
“張玉華辦事不利,害百姓深陷水深火熱長達半年,但不能否認他對川山的情形最為熟悉,不如叫他戴罪立功跟八弟前去在旁輔佐,有他在,也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皇子眼神兒閃了閃不言語,和太師在旁點頭“太子所言甚是,與其派個不熟悉情況的人去,倒不如派張玉華去將功折罪。”
“嗯!好,既然你們都這麼說了,朕少不得給他一個機會。”玄景帝點點頭沉吟道“成民,此番朕就派張玉華陪你一去川山治疫,叫他在旁協助你順利執行治疫之法,朕封你做賑災大欽差!”
八皇子一喜眼睛發亮,行大禮叩頭道“兒臣領旨,謝陛下!”
喜歡寧為君:穿越不是鬧著玩兒請大家收藏:()寧為君:穿越不是鬧著玩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