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將北邊的羌人給趕出去,這都是很費銀錢的......”
顧安然微微歎息了一口氣,朝著兩人說道,“走吧,我們再往前走一走。”
到了商販遍佈的地方,所有人對顧安然都是口口稱讚。
畢竟,從前都是士農工商,他們商人都是最末等的,雖然有錢,但是地位低下。
子弟更是不能入朝為官,空讀聖賢書,卻無處報國。
如今,陛下改了官製,他們商人的孩子也可以科舉了,也能夠當官了,這讓他們如何不興奮?
荀秋英聽著那些商販誇讚顧安然,都眉開眼笑的。
到了酒肆茶樓林立的地方,顧安然進了陶望堂和自己合開的酒樓裡麵,低調的坐在一處角落,點了幾道酒樓的招牌菜,並沒有驚動任何人。
但是,陶望堂和一堆生意上的朋友,一同從雅間出來的時候,第一眼就看到了顧安然的背影。
“安......陛下......”陶望堂熟稔的打了一聲招呼。
顧安然輕輕扶額,無奈的轉過身,“陶老闆!”
陶望堂朝著顧安然擠眉弄眼,不知道接下來想要做些什麼。
下一刻,陶望堂看向身後的那些富商道,“陛下改了官製,也算是讓咱們這些人的後代徹底翻身了,咱們今兒怎麼都得謝謝她。”
許多富商們都是第一次見到顧安然,在心中暗暗感慨南月女皇的美麗。
當然,心中更多的是佩服和感激。
這些富商齊齊跪下道,“多謝陛下。”
顧安然不以為然的擺手道,“此處在宮外,不要搞出那麼大的陣仗。”
陶望堂卻掃了那些富商一眼道,“陛下,如今您改了官製,又讓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念書,一時間,鏡湖城的學堂怕是要不夠了。”
他十分心痛的歎息了一聲道,“隻可惜,咱們南月國和羌人,遲早還有一戰。”
“那些失地也始終是要收回的,國庫的庫銀怕是不夠再興辦學堂了。”
“但是孩子們等不起,陶某人不才,願意捐獻二十萬兩銀子,用來興辦學堂。”
顧安然這下可算是明白了,陶望堂方才為何要擠眉弄眼了。
她假裝十分激動道,“陶老闆,您真是一位義商。”
“我代南月這些孩子謝謝你,至於我親筆題字那義商的牌匾,明日就會送到你府上。”
經常和陶望堂一起的那些富商們,都是不缺錢的主,他們更注重的是名聲。
既然,顧安然給了他們孩子為官的機會,他們自然也不會吝嗇對南月的付出。
總不能讓女皇陛下的一片心意,被幾個臭錢為難住了。
他們紛紛應和道,“陛下,草民也願意出資十萬兩銀子。”
“草民願意出資十五萬兩。”
“草民願意出資五萬兩。”
“草民......”
在這些富商說要捐獻銀錢建學堂的時候,張凝掏出小本本記了起來。
她心裡也在微微咋舌,要說起有錢,還得是這些商人。
一二十萬兩銀子出出來,眼睛都不眨一下。
記了好一會,十幾位富商的姓名和府邸還有各自捐獻多少銀錢,就記得清清楚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