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羅齊石介紹,鄭封了解到,商會每年都舉辦一次集會,凡是加入商會的商人都來參加。到時候,可以結交本縣不同的商人,從中可以發現商機,擴充人脈,提升自己的名氣。
這些都是商會之外的商人得不到的機遇。
商會在附近幾座城市設有分會,與當地商會多有互動。哪些商人若拓展自己的生意,需要到外地經商時,在新地方往往人生地不熟的,很難開啟商路。
加入商會則不同了,可以透過商會間的介紹,迅速攀上當地商會,得到庇護,從而拓展人脈,得到發展的商機。
聽到這兒,鄭封心中一動,忙問:“我現在住在鄭家莊,距離縣城一里左右,每天跑來跑去,非常不方便。我想將家搬到縣城來,還想買些地,這樣的事情,商會管不管?”
“搬家的事好說。”羅齊石呷口茶,操著破鑼嗓門道,“買地的事,辦起來不太容易。你真要搬家買地,我介紹一個人給你認識,他可以操作這些事。他也是商會的人,你到時候就說是同會之人,他一定會幫你的。”
“那就先謝謝老先生了。”鄭封看了一眼鄭顏。他家搬到縣城後,村裡不少人暗地裡嚼舌頭根,說同樣是經商,鄭顏先搬到城裡,超過了自己。
鄭封不願意搬家是因為自己還有兩大殺手鐧沒有拿出來,這兩個商品的生意需要土地。搬到縣城來,若買不到土地,對自己來說無疑於致命一擊。
現在加入商會好了,有商會從中幫忙,可以買到土地,搬家也就不再是件困難事兒。
鄭封手中如今有幾百兩存貨,搬家買地都易如翻掌。搬了家之後,父母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在地裡勞作,可以安享清福。錢是什麼?錢就是龜孫,有錢就要用到刀刃上。讓二老享受餘生,是當兒子義不容辭的責任。
說幹就幹,鄭封趁熱打鐵,讓羅齊石寫了一封介紹信。拿到信後,鄭封心中懸著的一塊石頭落地。從此之後,自己不再落後於鄭顏,與他一樣搬離鄉村,住進了縣城,成為一名光榮的城裡人。
第二天,按著介紹信上的地址,鄭封找到信中之人。
他是一名中年人,五十歲上下年齡,微微佝僂著背,方臉濃眉,大眼睛,大臉盤,相貌堂堂,很有正氣感。他經營水產業,身上帶著一股若有若無的魚腥味。
他的兄長在縣裡管土地與戶口,經過他從中介紹,鄭封成功將戶口從鄭家莊搬到縣城,隨便找了個村子,將戶口入進去,又在村裡買一大塊地。
在城裡蓋新房時,鄭封考慮良久,沒有如羅齊石一樣建二層小樓,而是與大眾一樣蓋的是四合院。中國鄉間有句俗話,財不露白。自己的實力還沒有達到商會會長的水平,如果蓋的房子超前了,使周圍的人看著眼熱,無形之中生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蓋大眾房,與鄰里搞好關係,住著安心放心。
不幾天,新房建成,鄭封又讓他們幫忙築起院牆和裝修房子,在內部將房子朝死裡舒服地整。反正能走進自己家大門的人都是熟人,不用擔心他們洩密。
前後忙碌了十幾天,一切順利完成,鄭封與家人開始搬家。
搬家時,在村裡故意放了鞭炮,大肆向村民宣揚自己搬家了,以此來堵住那些長舌婦和長舌男。
免不了的,許多人面帶羨慕心帶嫉妒趕過來圍觀。都稱讚鄭封雖然年幼,卻是辦大事的人。鄭繩和鄭辮兩個混蛋,怎麼落著這麼一個出色的孩子。
搬家用了兩天時間才將舊房裡的傢俱搬完,舊傢俱放進東西廂房,正屋放的都是新做的傢俱,加上粉白的牆,新吊的房頂,走進來就如走進了皇宮,整個一舒服到死。
鄭繩和鄭辮樂樂呵呵的,見到家門口有陌生人,以為他們是鄰里,就點頭哈腰向人問好,歡迎他們到家中坐坐。那些人客氣幾句,稱讚他們新房建的好,二人更高興了。
中午吃飯時,鄭辮正色對鄭封說:“現在咱們傢什麼都不缺,只缺一樣東西。”
鄭封不知道他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就問:“缺什麼?”鄭封有種不好的預感,鄭顏已經結婚,妻子十分婉淑,鄭封擔心父親逼自己早些娶妻生子。
鄭辮嚴肅得過分地說:“現在咱家不缺錢花,不缺糧食吃,不缺地種,只缺你考中狀元,金榜題名。生意上的事情以後你不用操心了,由我和你爺爺照顧著就行。你安心讀書,將精力用在縣學上,早日考取功名,以此光宗耀祖。”
鄭封唯唯諾諾道:“是,父親教訓得是。我以後安心讀書考進士,再不操心生意上的事情了。”前世,鄭封是工科大學生,讀書頗為豐富。穿越到明朝以後,又在老師的指引下精心研讀了聖人之書。兩世為人,比明朝的學子們多讀十幾年書,難道還考不中一個進士?
不僅要考進士,還要前三名,至少也應該將探花拿到手裡玩玩,讓父親眼紅心熱,讓鄭顏快馬加鞭也追不上。
想到這裡,鄭封臉上現出迷人的微笑。
鄭辮道:“呔,你笑什麼呢?和你說正事的,不許偷笑。”
鄭封收起笑容,委屈稱道:“我正在考慮如何考取進士,哪裡有笑了?”
鄭辮道:“咱們鄭家祖祖輩輩都是泥腿子,懂得讀書識得幾個字的人不多。如今你既然上了學,就要擔起這個責任,努力讀書,考取功名。再不濟也要考一個舉人,到縣裡謀一個差事,多認識幾個人,可以照顧我們的生意。”
鄭封道:“我已經加入本縣商會,到時候會認識許多人的。我們的生意不能侷限於南召縣城,將來要走出南召縣,走出南陽府,最好將生意做到全國。”
“嘁,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有一分家產,說一分實話。事情還沒有做到,就開始大放厥詞,這會惹人笑話的。”鄭辮教訓起鄭封來一套一套的,好像他自己能做到似的。
鄭封感到萬分委屈,自己為了生意,費盡了心思,如今全家搬到縣城來,父親不誇獎自己幾句,還要教訓一通,這……自己往哪講道理去?
喜歡明朝大紅人請大家收藏:()明朝大紅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