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顏的熱情大方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回報,許多客人擠破門檻等著買糖葫蘆。他帶來的幾百串糖葫蘆,沒用多久就賣完了。
無人時他數了數錢,今天連賣帶送,成本基本持平。
雖然沒有賺到錢,但賺到了名聲。
名聲是個好東西,它化實為虛,使名聲也成為一種商品。
這與童叟無欺講究信用一樣的,使客人買糖葫蘆時放心,這是一筆無形的資產,賣無論多少糖葫蘆都難以換來的東西,今天初次營業就賺到了。
日後的生意,想不紅火都難。
下午寅時前後,縣學下學,鄭封從縣學來到東市,打烊時無意中發現斜對面的白菜店換成了糖葫蘆店,老闆不再是死對頭程義聚而是老熟人鄭顏。
鄭封很高興,也很意外鄭顏如此迅速就拿到了店鋪的鑰匙,徑直來到鄭顏的店中,向他道喜。
“你今天沒賣糖葫蘆?”鄭封打量著鄭顏問。
鄭顏停下手中的活,回道:“賣了,帶來幾百串,生意還行,比走街串巷要好些。”
鄭封:“有了店鋪確實不一樣,不用沿街叫賣,不用風吹雨淋,只用往店裡一站,生意自然上門。而且,這兒客流量大,賣東西的速度驚人。只要人品不差,基本不會做賠本生意。”
鄭顏道:“是啊,來到這兒,我沒有先賣東西,而是先送了一批。大家嚐到甜頭,紛紛表示要支援我的生意。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看來以後的生意不會太差。”
鄭封突然想起來商會的事,就問他:“你知道南召有商會嗎?”
“商會是什麼東西?聽起來很高階的樣子。”
鄭封道:“我也是剛從縣尊那兒得到的訊息,他說南召有商會,建議我加入,說它會保護我們做生意。我想,既然你也來了,我們一起加入,如何?”
鄭顏好奇地問:“加入商會需要什麼條件?”
鄭封將加入商會的條件給他講了,然後又說道:“商會起到庇護的作用,我們加入商會,背靠大樹好乘涼。”
鄭顏心想:鄭封是聰明人,不會無的放矢,加入商會肯定是有原因的。慢慢說道:“既然你加入商會,肯定是好事,我也加入。”
鄭封聽了很高興,二人約好第二天一起加入。
第二天,鄭封與鄭顏一起來到縣衙,找到縣丞蕭家逸。蕭家逸見鄭封又帶來一位商戶,臉上顯出讚許的神情,就寫了一封介紹信,讓一名衙役帶著二人去找商會會長。
商會會長住在城東,三人需穿過半個縣城,耗時甚久。反正閒著也無事,三人一邊走著,一邊說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