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有著部隊作風和習慣了蔣隊長和隊副周政民早早就起床出發去處理事務了。
李昂等人也難得的早起了一次,直接奔往聖地布達拉宮。
作為西藏乃至於世界最為標誌性的建築,他們如果不來這裡根本就對不起來一次西藏,就好像李昂上次一樣。
八點就已經到達了布達拉宮門口,本以為夠早了,可到達時才發現,在他們之前就已經有許多人在排隊等待了。
透過電話聯絡蔣隊長解決了票的問題後,眾人僱傭了一個講解員後,隨著人流走近了布達拉宮。
晨光照耀下,讓整體上以白色調為主的布達拉宮顯得格外雄偉壯觀。
“布達拉”是藏語譯音,即“普陀羅”。
藏傳佛教徒認為紅山可與觀世音的聖普陀羅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個殊勝的普陀羅,布達拉宮由此得名。
布達拉宮,是吐番時期唐朝)由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
是古代宗教和政治相結合的體現,曾是雪區社會最高的精神象徵和政府機關的所在地,是瞭解西藏社會、文化、民俗必去之地。
但現在的規模已經固定,不做擴張只做修繕。
布達拉宮擁有極盡的奢華,濃郁的色彩,典型的藏式風貌和厚重的文化積澱。
從建築格局上,就能看出西藏社會的頂層設計是圍繞宗教來。
它一共包括四大部分:紅山之一的紅宮、白宮、山後的龍王潭和山腳下的“雪”。
布達拉宮收藏和儲存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物,如釋迦牟尼的舍利子;108函2500餘卷經書;特別是金字繕寫的甘珠爾、天竺等地的貝葉經;以及明、清以來中央政府關於西藏的各種封敕達賴喇嘛的金冊、玉冊、金印和乾隆皇帝御賜為挑選達賴轉世靈童而設的金本巴瓶。
四大部分之一是紅宮,裡面有歷世達賴靈塔殿和各類佛堂,位於整個建築的中心和頂點,是須彌佛土的境界展現。
白宮合抱紅宮,有歷世達賴的宮殿、大經堂、噶廈政府機構和僧官學校等。
達賴的寢宮位於白宮最高處。
又稱日光殿。龍王潭為布達拉宮後園,方圓公里,中為湖,湖中有小島,島上建有龍王宮和大象房等。
“雪”在布達拉宮腳下,安置有噶廈政府的監獄,印經所、作坊、馬廄,周圍是宮牆和碉堡。
在藏傳佛教中宣傳的有“三界”之說。三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我們可以看到布宮的整體佈局,把紅宮、白宮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個層次段縱向排列,充分體現了藏傳佛教的“三界”之說。
布達拉宮重重疊疊,迂迴曲折,同山體融合在一起,高高聳立,壯觀巍峨。
宮牆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喜歡看穿生命的雙眼請大家收藏:()看穿生命的雙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