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
他心中疑惑尚未宣之於口,便有他人幫忙說了出來。
“莫非是剛才我們所見的懸圃?”
無心和尚扭頭看去,見有一行人從遠處走來,舉目四顧,眼中滿是好奇。
以棲霞山東道主安慈為首,龍虎山、法門寺等佛道代表聯袂而至。
他們看見王景,連忙形容一肅,上前齊聲道:
“拜見景重真人。”浫
“諸位道友客氣了,”王景笑了笑,不見動作,周圍便多出來十數個蒲團,“貧道今日功成,心中有感,欲將自身所學梳理一番,與各位交流,不知各位道友可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真人此舉,乃是弘我玄門傳道度人之風,我龍虎山自然沒有意見。”張仙桐一身純黃戒衣,頭戴道冠,此時開口笑道,“貧道在此代表門中幾位長輩,邀請真人日後來天師府一敘。”
“此事貧道應下了。”王景開口,請諸人入座。
張溯伸手摸了摸蒲團,觸感真實,不覺訝異道:“我先前見這些蒲團還以為是幻術,難不成竟是真人憑空造化而來嗎?”
“一望瀰漫猜色相,不妨真幻有無中。”王景笑著反問,“道友以為這些蒲團是真是假?”
張溯若有所思,默然不語。
“諸法皆由因緣所生,故無自性,故無所得。”安慈見狀緩聲開口,說起空宗奧妙。浫
無心和尚則是道:“真假大勢,借假明真,意在言外,不拘一定。”
“緣起性空,佛家確實有獨到之處。”見眾人落座,王景笑了笑,來到主位坐下,開口道,“夫仙者心學,心誠則成仙;道者內求,內密則道來;真者修寂,洞靜則合真;神者須感,積感則靈通。
“我成就陸地神仙時,心有所感,草創出一門內求之法,眼下便與各位交流一番,拋磚引玉。”
“真人高義薄雲,為華國真修著想,我等不能及之萬一。”
張仙桐愣了愣,旋即真心實意道。
平心而論,若是他是王景,斷不會如此之快的開口,許諾將這門新法拿出來與諸修分享。
哪怕結果註定,也要私下裡交流溝通一番,與各方進行一些交換才是。浫
在座諸人也是積年的加持僧侶與幽逸道士,自然對王景所創新法的奧妙有幾分猜測,如果一切真如所想那般,僅憑王景一己之力,確實難以抵擋其他人聯起手來的強取豪奪。
可對方也不是沒有背景!
別的不說,光全真下代掌教候選這個身份就足以震懾在座眾人了。
莫非王景是要以此為條件,換取佛道諸家對他上位的支援?
張仙桐面上異色一閃而過,卻被王景收入眼中,不僅是他,其餘幾人的心理活動道人也看得都一清二楚。
但他們所想,卻並非王景真正的考量。
道人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便開口講解起自己這一部道法來:浫
“道在聖傳修在己,德在人積命由天。貧道這門道法喚做心界法,何謂心界?非是佛門所謂十八界之說,而是喻心如界,內蘊萬法之意……”
道音縹緲,洞達幽微。
道人面色淡然,面前眾修列坐,懸圃之內,十方肅清,河海靜默,山嶽吞煙,萬靈振伏。
譬如天尊說法,天無氛穢,地無祆塵,冥慧洞清,大量玄玄。
喜歡初景道君請大家收藏:()初景道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