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芒界,雒城北,含嘉倉城。
太倉署宮,衙邸所在。
塵封數年的閣堂門戶悄無聲息地被開啟,王景從中走出,環顧四周,幾有恍然隔世之感。
此間年月,距他當初離開時,已是過了三載之久。
算算時日,大致是天人炎慶被誅殺後,元芒界和天門界的宙光變化才趨於同步的。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王景略作收拾,離了府邸,漫步向太倉外走去,途中遇到不少行止匆忙的官吏,雖然覺得道人面容有些陌生,但那一身緋袍與腰間的銀魚袋卻是做不得假,當是一位五品以上的官員。
而偌大的太倉署乃至整個司農寺,有資格衣飾銀緋的,也只有正卿大人與兩位少卿了。
署令得吏員回報後,急忙趕來,見到王景俯身便拜:
“下官拜見少卿大人,大人如今出關,想來修為定有精進。”
於他們看來,三年前王景在履新後不久便選擇了閉關靜修,這在朝廷中是很常見的事情,那些有武道根基的官員,經常會藉助各大官邸中鋪設的法陣,聚攏天地靈氣,以此提升自身修為。
期間事物,便會交給那些下屬的典事、掌固處理。
想讓馬兒跑,自然得給馬吃草。京官下車伊始,將自身氣息與雒城大陣相勾連,掌握官邸法陣操御權柄的同時增益一番功行,乃是朝廷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故而王景這番舉動,在眾人眼裡實在是很正常的行為。
“今日靜極思動,心有所感,於是出來看看,不必興師動眾。”王景笑道,“你且自去吧,讓本官隨便走走。”
署令應了一聲,但去後不久,又有兩個典事跑了過來,隨著王景將整個太倉署逛了一圈,方才各自散去不提。
迴歸閣堂後,王景袖袍一揮,大門自然合攏,道人輕笑道:
“原來如此,難怪此地成為雒城大陣九處重要節點其中之一,要以瑞龍鋤這等法寶鎮壓。
“此地冥冥之中契合雒城地氣流轉、風水大勢,若以道門九宮之論看來,則是坎宮所在,二陰一陽,卵之象也;水能育萬物,炁能生萬物,為休門所在,象吉。
“不過雒城大陣乃是出自佛門,與奇門遁甲又有不同。九處節點......九重寶宮......
“莫非是中臺八葉院、九字曼荼羅?”
王景微微一驚,透過親身實地探查,觀天星、理地氣,他對雒城法陣的跟腳已是有了一定認知。
若雒城法陣真是以胎藏界曼荼羅總體之義理為根據而布,那這絕非幾名普通陽神所能構建完全的,哪怕是元芒界傳說中的那位古佛元通親至,也不一定有此等手筆。
畢竟以王景如今眼界看來,那位元通古佛既然會在漫長時光之中圓寂,為壽元所限難以不朽,大機率也就是煉虛合道的天人境界罷了,與曾經打過交道的一方宇宙佛門之主大光明如來相比,仍有天塹之遙。
似中臺八葉院這等涉及到了佛門最高秘傳——兩界曼荼羅的事物,也只可能是後者那一級數人物的手筆。
“難不成大肖王朝和其他天地還有接觸?”
王景看向青冥之外,若有所悟。
元芒界和天門界分屬兩方不同的宇宙,後者所在的宇宙在他得了清明道君修行心得後,已然對虛空大勢有了一定了解。
而元芒界這邊,他除了曾去往禹余天一遊外,卻是毫無所知。
“彼方宇宙道門大昌,佛門在大光明如來入滅後走向衰敗;而此方宇宙,說不定是佛門佔據了上風,元芒界這等武道昌盛的世界,則是天數運轉下自然而然出現的異類。”
道人做出猜測。
當然,這也是他管中窺豹而來,此方宇宙究竟是何情形,還得日後親身瞭解一番才是。
“我今日出現於眾目睽睽之下,於有心人眼中,便是一個訊號,代表我已然獲得了瑞龍鋤的認可,能干涉此地陣法執行。”
三年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以王景昔日表現出來的武道先天境界,耗費千日勉強煉化一件法寶倒也說得過去。
“想來不久,便會有人找上門來,共商大事吧?”
只是士別三日尚需刮目相待,更何論王景這等自由來往兩界之人?
若非他刻意壓制了自身氣息,早在返回元芒界的第一時間,便會天人交感,於雒京城上方生出成丹異象,將方圓千里內的所有元氣席捲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