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界,東海,暘谷。
王景留下青陽在大陳帝都,本尊迴歸於此,盤膝坐在天陽道臺上,背後桑木招搖,騰起道道靈光。
調理天門界法則之事,有神道身足矣,而他本尊迴歸暘谷,則是另有要事去做。
“得了大光明如來昔年修行感悟,我對此方宇宙仙道再無疑慮。為日後著想,是時候再將自身功法修訂一番了。”
王景如今本尊所修,乃是他遍覽諸家,化為己用的一部《東華九陽丹章》,走的是大日純陽一道。
分作蛻凡煉精、散仙煉氣、陽神煉神三步,之後的天仙篇尚未創出。
內中諸般尋思觀想、煉餌服氣的手段,多有前世所學三千道藏以及青陽、陽符、風露這三部功法的影子。
甚至連《文昌大洞仙經》、《鐵城泥犁經》這些功法,亦被王景一視同仁,採擷其中精粹融入丹章之中。
如今王景又得了大光明如來昔年作為仙道道君時的修行感悟,再回頭看來,只覺丹章之中多有不足,雖然蛻凡部分堪稱圓滿,但散仙篇就有所疏漏,陽神篇更是空想、臆測為多,若真按此修行下去,怕是就此止步元神,與前世陰神功果相比也好不到哪裡去。
“金鼎調停一溪雲,玉爐檢舉三澗雪。如今天門界百廢待興,外敵盡去,旁事也有青陽出面,正是我純化道基,重修功法的好機會。”
……
三年後。
暘谷之中,王景周身雲蒸霞蔚,道炁氤氳卷舒,又有四面仙圖於其中載沉載浮,正是未見、混沌、制魄、煉魂四副丹章道圖。
四圖各據一方,吞吐地火水風之氣,自成混沌氣象。
王景處身其間,宛若開天闢地以來與世同周的神聖,行梳理陰陽、斡旋造化之事。
經過千日打磨,他已是補足了自身功法缺憾,如今正要一鼓作氣,創出陽神部分的功法雛形來。
“實際上,《煉魂圖》本就是煉神還虛境界的修行,當日得慕容相贈《東陽神呪八威策文》,心有所感創出此篇。
“如今若非得了道君遺澤,想要再上一層樓卻是難上加難。”
大光明如來昔年在仙道的名號為清明道君,是開天闢地以來仙道第一尊玄清道人的親傳弟子,本身亦是偏向純陽大日之道,只是後來機緣所至之下得到一枚聖舍利,從中參悟大光明佛法,方才開創佛門一脈。
而那枚聖舍利卻非是本方宇宙之物,疑似和王景一般,同為他方來客。
大光明如來所遺法念也是察覺王景來歷奇異,有心借他窺探宇宙外的風景,才刻意交善。
而清明道君師承玄清道尊這上古煉氣士,自然也走的是吞吐太虛,錘鍊本命元氣,參悟不朽的元炁仙道修行之法,與如今盛行的後天玄真仙道大有不同。
王景受其影響,加上本就煉成了一種先天元氣,自然而然地沿著原定路子繼續走下去,為以後步入元炁道修行奠定基礎。
——元炁、玄真之分,也是在元神之後才開始出現區別,之前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兩大階段,修行之法一般無二。
“天道者,清陽之炁也,故以純陽為本。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王景口中默誦《陰符經三皇玉訣》一篇,有所領會。
“所謂仙道元神、神道陽神,歸根結底不過煉神還虛四字,神仙抱一是也。
“神仙抱一者,正是虛無煉神之道。
“久而煉之,證得大丹純陽。陽者天道,故神炁合道,是為神仙抱一,煉神還虛之道。
“若想煉得輕清化神純陽之體,非得以天地為父母、日月為象,錘鍊人體陰陽,使之運而不絕,升沉往還,周時復始,如此方可。”
道人悠然心會,用手一指周身雲氣,輕喝一聲道:
“存三守一炁神清,點化陽精降九竅。”
霎時間,雲海翻騰,兩卷全新的道圖自虛空中凝聚出來,第一幅上一片恍忽,細看又彷彿有物,狀如日輪,渾似赤丸,隱含華貴青紫之意。
噼碎荊山尋玉,擘開世網搜玄。
兩點清光瑩徹,一輪紅日當天。
“大道之無心,寂然不動,默而玄之,靜也;
“元神之有應,感而遂通,渙然妙之,動也。
“一動一靜,可成真道矣。此圖,可以動靜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