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陰陽熬煉圓滿的異象,按《風露經》中所載,之後便要明瞭黃芽,凝結虛丹,才能結束煉精化氣階段的修行。
而在元芒仙道中,引氣期圓滿之後,尚有神魂之境,神念與靈魂合成神魂,神魂再與七魄相合,產生種種玄妙,為日後干涉現實打下堅實基礎。
但對王景而言,這一步他早在前世就曾經歷過,三魂七魄合一,凝守元宮,二目回光,成就陰神功果。
在這一處,元芒仙道和天門仙道,隱然有共通融匯之處。
“可以想見,我日後足跡絕不限於元芒、天門、禹餘等幾界之中,仙道、武道乃至於神道亦會有所涉獵。
“或許我應該整理出一門功法,將自身所學徹底融會貫通,拋開什麼築基、引氣的劃分,以微言大義備述修行真諦。”
王景考覽兩世修行之法,鳩集仙武神三道之言,所披涉篇卷數以千計,莫不皆以還丹、金液為要。
丹者,單也;一者,單也。惟道無對,故名曰丹。
而所謂修行真諦,也就無非“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這十六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若能創出此法流傳百世,也就不枉我修行一生了。”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如果王景真能自不同宇宙的修行體系中提煉出精華並記述下來,自然稱得上是“立言”之舉。
念及此處,王景特意分出一道念頭開始推演功法,本尊則招來絳雲化作車輿,向著東海之上行去。
東華觀坐落海濱,王景自然與東海上幾處仙道宗門有所聯絡,前幾日東海霸主長青島上傳來訊息,島主葉緣在東海上發現一處秘地,邀王景共同探索。
道人煉化一道先天靈光,對此界大部分隱秘知之甚詳,長青島主只是在信中略略提了幾筆,他便知道那處秘地究竟為何,對自身有無幫助。
“我雖然將煉精化氣差一步黃芽便修至完滿,但因為材料問題,本命法器上始終落後一籌。
“有此次秘地之行,當可將其補足。”
丹田氣海內部,那副陰陽魚圖正中,一柄劍器懸立此間,清光晶瑩,形如韭葉,正吞吐青陽法力,蘊養自身禁制。
這便是王景的本命法器,內中法禁自他天賦小神通洞陽劍祝中推演而來,七十二層地煞禁制圓滿無缺,只差一線便可晉升為靈器,威能更進一步。
王景乘奔御風,不過盞茶功夫便降落在一座島嶼外圍,內中木氣蔥蔥,靈韻濃郁。
此處便是長青島,是東海仙道魁首,下有十八座附屬島嶼,掌握整個東海仙道修行。
感知到王景到來,島嶼禁法撤去,兩道身影從中步出,一者身著麻衣道袍,另一人羽扇綸巾,二者氣息都同天地相合,有上善若水,與世無爭之意。
“景重道友,許久不見了。”
羽扇綸巾者正是長青島主葉緣,另一人則是天下五大宗師之一的蒼燕派掌門凌燕子,此時正是他出言向王景打招呼。
“原來是凌燕子道友,”王景頷首見過,“上次一別,還是在南蜀境內。”
彼時王景正在一處火山口開掘地煞陰脈,無意間碰到了前來藉助地火煉器的凌燕子,相交數日後揮手作別。
“道友修為愈發深厚了,”凌燕子看到王景身邊龍虎丹相,於是出言讚歎,“假以時日,天下結丹宗師必多道友一位。”
“謬讚了。”
兩人寒暄幾句,便在長青島主葉緣邀請下進入島嶼,在一處林間小亭落座,探討起此次秘地之行。
喜歡初景道君請大家收藏:()初景道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