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能否繞過修行仙術的限制,在元神之前修得仙術?倒是有嘗試一番的價值。”
今夜乃是庚申,王景按著前世習慣,徹夜不眠,略略修持了一番,待到天亮便起身洗漱,準備外出。
昨夜那封信箋上標明瞭一個地點,位於京城最為繁華的南市當中。
王景雖對這種隱私勾當不感興趣,但也知道其就如夏夜蚊蠅一般,如果不能第一時間將其打死,只會驅之不去,徒增煩惱。
“待從北市出來,便將此事秘書成函,投到銅匭之中,讓太后頭疼去吧。”
打蛇打七寸,這些人在未成事之前,最是見不得光,只要王景將其捅破,只會手忙腳亂,自顧不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到時候只要他遮掩得好,誰會來在乎一個門第破落的貧寒子弟呢?
王景穿過十字街,出了景行坊,經由銅駝坊直穿雒河,不多時便來到了雒河南岸。
與貧寒人家居多的北岸不同,雒河南岸多是達官顯貴的邸宅所在,屋宇連綿,起伏錯落,內中簷廊銜接,樹蔭參天,穿行在街道之間,幾有天晴不暴曬,雨雪不溼鞋之感。
來往行人也是衣物精美,步履悠閒,一望便知並非為生計奔走。
“太后臨朝,雖然宗室耆老、元勳故老多有不滿,但對群民黎庶而言,倒不失為一件幸事。”
太后善於治國,主政以來不過十載,廟堂之上政令嚴明、刑罰嚴峻,而在民間勸誡農桑,輕徭薄賦,以道德化天下,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堪稱盛世景象。
以至於民間甚至傳出了“福兮佑兮,在女主兮;盛兮昌兮,在太后兮”的歌謠,還有百姓詣闕上表,請太后承天立極,擔綱國事。
似是有人不懷好意,對其進行捧殺。
至於這位女主會不會如前世武曌那般,臨朝改制,自立為帝,王景卻是不太看好。
畢竟此世武道昌盛,傳聞中皇朝太祖更是修成了不死人仙,民間香火旺盛,四時瓜果不凋,十幾年前還有親自出手的事蹟,至今流傳。
那等存在只要不開口,誰敢妄言變革天命,改朝換代?
如果太后真如民間傳言中那般聰慧過人,對於這點自是心知肚明,不會起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待到幼帝長成之後,還政人主,落一個賢明的稱號,豈不美哉?
“只可惜,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啊。”
走走停停間,王景經過惠慈、利通兩市,抵臨了雒城最為繁華所在——豐都南市。
按照信箋之上的描寫,王景從東門而入,沿著左手第一條十字街,穿過重重柱樓式建築,在一所貌似尋常的茶肆前停了下來。
茶肆大門緊閉,未曾開業待客,匾額下方懸著一面錦旆,上面簡簡單單寫了一個茶,不是名家墨寶,亦無落款題跋,看起來漫不經心。
王景神念一掃,便知周圍幾家店鋪中,都有人在不著痕跡打量著自己,還有人往身後奔去,檢視有無他人尾隨。
“倒也算細心。”
他評價了一句,旋即叩響大門。
吱啞一聲,有小二裝扮的人從門縫探頭,熱情道:
“客官樓上請。”
喜歡初景道君請大家收藏:()初景道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