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點點頭,京津鐵路是科學院鋪設的第一條鐵路,也是大明第一條鐵路,更是天下第一條鐵路,全長三百里,足足修了兩年半,意義重大,接下來能不能進入工業時代,就看這條鐵路能不能開個好頭。
"你去科學院催一下,儘快通車,還有,讓宋應星給朝中所有四品以上官員送請帖,邀請他們體驗蒸汽機車。"
駱養性立即會意,躬身道:"臣遵旨!"
翌日清晨,宋應星匆匆入宮覲見。
"陛下,蒸汽機車通車儀式已準備妥當,定於半月後舉行。請帖已按旨意送出,只是......目前已有半數官員以各種理由推辭,到通車之日,只怕更多。"
朱由檢似笑非笑地說道:"哦?這麼點面子都不給嗎?"
"有稱病告假的,有說公務繁忙的,還有幾位連藉口都不找,直接回絕,甚至還有人說蒸汽機車是奇技淫巧,有辱斯文。"
朱由檢似乎早就料到這個結果,說道:"你且回去準備,朕親自給他們下旨!這次通車儀式,他們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宋應星卻遲疑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這些官員大多對格物之學一竅不通,且對新事物極為抗拒。京城四品以上官員一百二十餘人,一節車廂僅能容納三十人。若官員就要佔用四節車廂,技術人員便無處安置,這對觀察機車效能極為不利。"
朱由檢笑著搖了搖頭:"宋卿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蒸汽機車首次通車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宣傳。朕聽聞科學院在各地徵地屢遭刁難?待這些官員親眼見識了蒸汽機車,你們後續工程自然事半功倍。"
宋應星認真思索,許久之後,躬身道:"陛下聖明,臣這就去重新安排!"
朱由檢轉頭對王承恩吩咐道:"你這便派人,挨個去傳朕的口諭,半個月後的通車儀式,所有四品以上官員必須到場!"
王承恩面露難色,小心翼翼地請示:"陛下,若是……若是那些官員執意不去呢?"
"東廠都是吃乾飯的嗎?"
朱由檢沒好氣地說道:"他們不去,你們就沒法子了?"
王承恩聞言立即挺直了腰板:"老奴明白了!這就去辦!保證一個不落!"
"等等。"
朱由檢擔心他會錯意,便解釋道:“不可動粗啊!”
“老奴明白!”
王承恩臉上露出心領神會的笑容,說道:"若有人不願意去,老奴便讓人苦口婆心去勸說,定讓那些大老爺們心甘情願地參加。"
“這就對了!”
朱由檢想了想,又問道:“贊助的事,談的如何了?”
王承恩趕忙回道:“請皇爺放心,都談妥了,沿途十六個站點,都已經掛上了牌子。”
朱由檢繼續追問道:“不錯,不錯,銀子呢?”
王承恩說道:“全都已經充入內帑。”
朱由檢聞言,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