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依山而建,依海而建。
關城西北面連著長壽山,東南便是渤海。
此時的長壽山頂,陶文煥、楊廷鑑帶著十幾人,正在安裝東風三的樁架。
從草原上歸來不過一個月的時間,東風三還沒有大規模生產。
為了今晚的任務,科學院緊趕慢趕,也不過才造出三枚。
根據吳三桂留下的位置,這三枚彈分別對準三處埋放炸藥最多的地點。
這時候,山海關城早已埋下大量炸藥,只要引爆其中一處,其他的埋藏點會發生連鎖爆炸,最終將引爆整座關城。
他們在山頂上,甚至可以看到多爾袞率大軍進城。
陶文煥俯視著山海關,滿臉惋惜之色:“這麼好的城,若是炸了,太可惜了!”
楊廷鑑卻不以為然地說道:“放心吧,城關炸了還可以重建,建奴死了就真的沒了。”
“我也贊同此計,只是……還是感覺可惜,這得多少年才能建起來啊?”
楊廷鑑笑著道:“你想多了,也就兩三年的事!”
“什麼?”
陶文煥滿臉不信,疑惑說道:"楊兄莫要說笑,山海關自洪武年間就開始修建,歷經兩百餘年才有今日規模,怎可能兩三年就重建完成?"
楊廷鑑聞言,微微一笑,指著遠處的城牆道:"陶兄看到的這座關城,其實三年前才重建完畢。"
"什麼?"
陶文煥瞪大眼睛。
"當年建奴攻破山海關,將舊城毀了大半。後來朝廷用了新式建築材料,主要是水泥,三年時間便已完成重建。"
陶文煥更加困惑:"水泥?什麼意思?"
"就是,就是……一種建築材料,用石灰石燒製,還要加入黏土高溫煅燒,這種材料加水攪拌後,幾個時辰就能硬化,三日可達三合土一月的強度。"
“世間竟還有此神物,真是聞所未聞……”
陶文煥剛剛進京不久,而且一來就扎進東風研究所,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其他的新發明,當他聽說有水泥這種玩意,自然會感覺無比稀奇。
楊廷鑑說道:"若陶兄感興趣,回去後再詳聊,時辰差不多了!"
陶文煥掏出懷錶看了看,立即收斂心神,沉聲喝道:"各就各位!最後一次引數校正!一號位,彙報!"
"一號位就位!"
一名士兵迅速回應:"方位角一百二十五度,仰角四十二度,目標鎖定南城牆火藥庫!"
"二號位就位!方位角一百三十度,仰角三十八度,目標鎖定將軍府!"
"三號位就位!方位角一百二十度,仰角三十五度,目標鎖定北城門大營!"
陶文煥點了點頭,再次拿出懷錶,說道:“倒計時一刻鐘,準備!”
此時的山海關已經亂作一團,洪承疇站在南城牆火藥庫倉房,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
剛剛士兵巡邏,在一處廢棄的民房發現的火藥桶,順著引線尋找,竟然一直連通到火藥庫!
洪承疇站在火藥庫中央,望著堆積如山的火藥桶,渾身止不住地顫抖。
"這……這麼多火藥……"
他的聲音嘶啞,已經急的快要說不出話。
努力了半天,這才說道:"這片是誰負責?為何先前沒有發現?"
身後的副將戰戰兢兢地回答:"大人,明軍撤退時留下了交接文書,上面詳細列明瞭軍械物資,而且,是……是您親自簽收的。"
"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