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錦衣衛北鎮府司。
駱養性忙得不可開交,因為每日要接收大量情報。
決戰在即,絲毫不敢有任何的馬虎。
他需要親自確認每一份情報的真實性,然後才會拿到崇禎皇帝面前。
今天的情報格外多,他揉了揉發酸的雙眼,仔細核對。
猛然間,似乎看到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趕忙再次檢視。
確認無誤後,這才拿起情報,匆匆進宮面聖。
奉天殿上,內閣首輔魏藻德,兵部尚書方岳貢,勇士營指揮使李若璉,科學院宋應星、楊廷鑑等人,正在圍著輿圖,商議戰術。
魏藻德拿起一份情報,皺眉道:"陛下,這些情報未免太過詳盡。八旗各營駐地、兵力配給,甚至連多爾袞與豪格的齟齬都記錄在案。臣擔心……會不會是建奴故意洩露出來,用以迷惑我等?"
方岳貢指著其中的駐地位置,說道:"這正黃旗駐防圖,連灶臺位置都標出來了!駱指揮使,如此機密的情報,究竟從何而來?"
朱由檢忽然輕笑一聲,衝駱養性抬了抬下巴。
駱養性會意,便說道:“不瞞兩位,這份情報是鰲拜提供的。”
此言一出,眾人皆倒吸一口涼氣,眼中滿是震驚之色。
駱養性繼續說道:“鰲拜奉命出征科爾沁部,在此之前,他以兵力不足為由,從其他旗主手中要了數百兵馬,便可輕而易舉掌握各旗的資訊。”
魏藻德恍然大悟:"原來三年前古北口……"
話還沒說完,方岳貢已經激動地搶著道:"陛下聖明!當初放虎歸山,竟是在虎頸繫了鈴鐺!"
駱養性指著另一份情報,說道:“這是寧遠伯吳三桂送來的,建奴已經接受他的意見,豪格正率領五萬先鋒兵馬前往山海關,多爾袞率大軍隨後便至。”
魏藻德上前一步,沉聲道:"陛下,如今建奴已然中計,臣建議立即調回遼東趙勇、劉澤清兩路大軍,與吳三桂合圍豪格五萬先鋒。再加上蒙古諸部和朝鮮國兵力,八面合圍,必能一舉殲滅建奴主力!"
方岳貢立即附和:"魏閣老所言極是!此乃千載難逢之機,當速戰速決。"
兩人情緒高漲,恨不得親自上陣一般。
朱由檢卻不置可否,目光轉向站在一旁的宋應星:"宋卿家,你怎麼看?"
魏藻德和方岳貢聞言都是一愣,面面相覷。
這等軍國大事,陛下竟問這個造火器的匠人?
宋應星不慌不忙上前一步,說道:"回陛下,古語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按部就班合圍決戰,雖能取勝,但我軍傷亡必重。"
方岳貢忍不住反駁:"宋學士此言差矣!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若怕傷亡,還打什麼仗?"
宋應星微微一笑:"方尚書誤會了,在下不是怕死,而是說,若能減少傷亡,甚至做到零傷亡取勝,豈不更好?"
"零傷亡?"
方岳貢嗤笑一聲,搖著頭說道:"宋學生莫非在說夢話?"
朱由檢輕輕敲了敲御案:"宋卿家,有什麼良策但說無妨。"
宋應星拱手道:"陛下,如今多爾袞已深信吳三桂會降,又對鰲拜毫無防備,主動權盡在我手。臣以為,趙勇、劉澤清兩路人馬非但不能調動,反而要繼續按兵不動。"
方岳貢聞言頓時急了:"宋學士此言差矣!若不動用這兩路大軍,難道要讓吳三桂獨抗建奴主力?"
"不止如此,"宋應星目光炯炯,"臣建議連豪格的五萬先鋒也不要阻攔,直接放他們過山海關!"
殿內頓時一片譁然。魏藻德手中的象牙笏板"啪"的一聲掉在地上,方岳貢更是急得鬍子都翹了起來:"陛下!此等軍國大事豈能兒戲?若放建奴入關,後果不堪設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