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漢城,昌德宮,大雪紛飛。
國君李倧像往常一樣來到仁政殿,然後批閱奏疏。
一名小宦官匆匆而入:“國君,金大人求見!”
李倧頭也不抬:“稱呼金判書!”
“是!”
小宦官口中的金大人,正是兵曹判書金自點。
滿清喜歡喊手下人奴才,這些奴才們便稱呼主子或者大人,彰顯自己已經被馴化,以表忠心、
朝鮮國被滿清統治的時候,很多人已經改了稱呼,動輒這個大人,那個大人的。
如果重新歸附大明,這些稱呼就需要改過來,一般稱呼姓氏加官職。
兵曹判書相當於明朝的兵部尚書,自從李元利、李景奭等人或死或傷,金自點已然成為朝鮮國百官之首,平時有什麼大事,都要找他來商議。
小宦官下去通傳,片刻後,金自點來到殿上。
“國君!”
李倧這才將奏疏放在手邊,緩緩抬起頭,問道:“金判書有何事?”
金自點微微頷首:“臣今日前來,是想跟國君商議立儲之事。”
李倧聞言,突然臉色變得冷峻,比外面的大雪還要冷。
兩名世子李淏、李汪相繼喪命,現在讓自己立儲,難道還能現生一個出來?
"金判書,你是在跟寡人開玩笑嗎?寡人的兩個兒子都已不在人世,如何立儲?"
金自點語氣平淡:"國本不立,天下不安。臣以為,國君可從宗室中擇一聰慧孩童,過繼為嗣,立為儲君。"
李倧冷笑一聲:"金判書倒是替寡人想得周全。不知可有人選?"
金自點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緩緩開口:"國君可還記得鐵山君李輝?"
"李輝?"李倧眉頭一皺,"聽說最近還鬧造反,你不會想讓寡人立他為儲君吧?"
"國君誤會了!"
金自點搖搖頭,說道:"根據前線戰報,鐵山君已經伏誅,但他有個兒子李載言,今年八歲……"
“胡鬧!”
李倧猛地站起身,桌上的茶盞被震得叮噹作響:"你什麼意思?"
金自點神色依然毫無波瀾:"國君膝下無子,而李載言是宗室血脈,按禮法,可立為世子。"
李倧怒極反笑:"哈!一個叛賊之子,也配繼承王位?金判書,你是老糊塗了,還是另有所圖?"
金自點絲毫不慌,反而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國君息怒,臣只是建議。"
“寡人不接受你的建議!”
“如果是大明皇帝的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