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帳外親兵來報。
趙勇問道:“戰場打掃完了?”
“回定南伯,發現大量金銀,還有個小孩子。”
“什麼小孩子?”
“據說是叛軍首領李輝的兒子,叫李載言。”
趙勇壓根沒有興趣,擺了擺手:“留著是個禍害,砍了吧!”
“等一下!”
趙勉突然攔住,說道:“先不急,這個李載言……似乎有些用處。”
“一個小孩子能有什麼用?”
“你先出去候著!”
“是!”
親兵走出大帳,趙勉神秘地笑了笑,說道:“我有個主意,不知道……”
“你有什麼話就直說,跟我還賣什麼關子?”
“嗯……”
趙勉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緒,然後說道:"朝鮮國君李倧雖然投降,但是威望猶在。若他日再生異心,終究是個禍患。"
趙勇聞言,皺眉道:"可陛下有旨,不得擅殺降臣。"
"所以......"
趙勉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說道:"若此人意外身亡,按照宗室血親,信任國君大概就落在這個李載言的身上,你想想看,一個孩童國君,豈不比老謀深算的李倧更好掌控?"
趙勇為人魯莽,但不是沒有腦子。
他立刻權衡起來,崇禎皇帝曾有旨意,不可擅殺降臣。
但是,以前還有過一道旨意,但凡與建奴交戰,不留俘虜!
朝鮮國曾投降建奴,是不是……也在此列呢?
試想一下,如果換成一個小孩子當國君,很多隱患也就不復存在了。
“我覺得可以幹,但是……咱是不是先跟陛下請示一下?”
“大哥,你怎麼突然變得謹慎起來?”
“我一直很謹慎的……”
“你快拉倒吧!”
趙勉完全不給他面子,說道:“我還不知道你了,若不是我在軍中給你出主意……”
“算了,算了,還是說正事!你就說,怎麼辦?”
“這件事其實很簡單,當年太祖爺做皇帝之前,這天下共主乃是小明王,可是,小明王坐船的時候,莫名其妙落水淹死了,你說這種事……上哪說理去?”
趙勇頓時明白了:“你剛剛是不是說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