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關,算不上雄偉大關,在秦國廣袤的土地上這樣的關隘數不勝數,不過卻也佔據著趙秦兩國的緊要之地,使之地位有些特殊。這座邊關要塞本是趙國關隘,臨趙國一側是廣袤的原野,背朝秦國一側則是一段山谷峭壁,所以於趙國手裡就是易守難攻,於秦國手中卻是大大相反。可是在這駐紮的秦軍守將卻一點也不擔心。駐守在城頭的秦軍更是個個面露輕鬆,雖然軍紀嚴明還不至於在城頭嬉笑,但也可以在幾人臉上看出輕愉來。
不同於幾十年前的戰火紛爭,這座邊關自老秦王攻下起數十年未再逢戰事,加之燕趙兩國日益羸弱,在西北處秦國再無敵手,所以對於兩國邊關的防備上也逐漸放鬆。甚至對大周的防備還勝過燕趙兩國,該應大周有一個令秦王忌憚的姬賜。以至於這座老關城牆上都長滿了雜草,乍一看之下,更像是一座荒廢之地。
秦軍其實也並不是全無防備,函關的背後是一片的平原,這原本是趙國之地,作為戰敗割讓給了秦國。這片荒蕪之地起了很好的緩衝之用,即便是趙軍突襲函關得手,那麼烽火臺的狼煙也會讓真正步入秦國的各大關隘戒備,有充足的時間做好防備。
若不是秦國強盛,威勢懾人,在這裡駐守的兵卒,其實與炮灰無異。不過風險大,收益也大,這裡的兵卒們只要駐守五年,就可以卸甲回家,分到幾畝田地,幾間居舍,做一個安穩的農家翁。或是找些門路的,可以在各衙門謀一份差事,也比過那些在軍伍中混個十幾載,啥也撈不著的人好。想想這還是個沒啥大風險的肥差了,邊軍如是想著。
“真無聊,聽說周趙打起來了,也不知道戰況激不激烈。”守在烽火臺的兩個小兵互相打著哈氣,有些無聊地調侃聊著天,這是他們駐守邊關的第五個年頭,等過了今年他們就可以回家去了,或是在衙門謀個蒙陰子孫的差事,或是拿著幾畝薄田做個恰意的農夫。想到關係嚴峻的秦漢邊境還有那秦齊邊境,這裡的守兵無不慶幸。大秦的兵不怕死,但是能不死誰也不想死不是。
打了個哈氣,張強這個五年老兵揉了揉蒙松的雙眼,用長矛的杆捅了捅不遠處一樣在瞌睡的同伴道:“老全,醒一醒,一會換崗讓班頭看見你在睡覺,少不得罰你扛木頭去。”
捅了好一會,那個老全才終於慢悠悠地醒來,也跟著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氣,模模糊糊地說道:“怕啥子,咱們守了一宿,還不讓睡一會不成。要不是班頭偏心自家小舅子,憑啥咱們日日守夜崗,都沒能睡個好覺。”老全抱怨聲起,越說越大聲,嚇得張強連連拉住,“老全你不想吃飯啦,這要讓班頭聽見可得好好罰你了。”這邊關之地,官大一級壓死人可是常態,若是讓班頭知道自己在背後議論,隨時給他們穿小鞋,有苦也沒地方述,一個不好說不定還被整死在邊關。這當兵要是沒死在戰場上,卻死在小人手中,那才叫憋屈。左右瞧了眼,另外兩個也是自己相熟的兄弟,倒不會瞎傳打報告,張強稍稍安下心來。這位老全其實早過了五年之期,今年都已經是在函關的第十二個年頭,早些年他將回家的機會賣給了有錢的同鄉人,竟是在這邊關之地待習慣了,以至於第二次又被他作價賣了一遍。這裡的上官從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人頭沒錯,也隨你下面幫人頂替。按老全的說法便是,家裡婆娘也跟人跑了,回去既沒面子,又沒意思,不如就在邊關混日子,多換些錢財,等過幾年回去,再買一個漂亮的婆娘。
由於他的資歷甚至比許多班頭都老,所以老全完全不在乎,與張強嘻哈打鬧著,突然一改愁臉嬉笑道:“嘻嘻,怕什麼,你不知道吧,那班頭前日娶了個二房,此刻只怕還在美嬌娘的床頭呢,哪能那麼早起來。”頓了頓又幸災樂禍道:“貴狗那懶漢佔著姐姐嫁給了班頭,成日偷懶,這回他那姐姐又多了個姐妹,就不知道他會不會多個兄弟,看班頭是偏心他還是那新兄弟!”
老全是個老油條了,這邊軍的內幕訊息可是知道不少,今日誰給上官送銀子了,明日誰又認了個“乾妹妹”介紹給上官,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張強聽得津津有味,又不免驚疑道:“這可是邊軍,這軍中娶妻若是耽誤了軍情,那上頭怕不是九條命都不夠丟的?”邊軍山高王上遠,本來也沒那麼嚴明的軍紀,特別是他們這樣一守就是幾年的駐軍,許多嚴明紀律也被時間慢慢地消磨乾淨了,剩下的只是消磨度日的消遣。又聽老全說道:“這邊境安穩了幾十年了,那趙國羸弱小國而已,如何敢冒天威冒犯咱們大秦國威?”說道大秦,老全是一臉的自豪,秦霸天下已久,除了東北面的漢齊兩國還在苦苦經營支撐,其餘諸侯哪個不是俯首稱臣。想到這老全也不又的一陣慶幸,若不是大秦強橫,自己這幾年的邊境駐守也不會安逸輕鬆。“這麼一想,北面的那些兄弟們可就慘了。”老全突發感慨,他有許多老鄉駐守在秦漢邊境,兩國雖說保持著明面上的平和,但是暗地裡交鋒不斷,私底下派兵過界偵查是常事,時常互有傷亡,他一個老鄉就在去年被流矢射中腦門當場沒氣了。想那家裡的嬌妻只怕到頭也都便宜給了別人。長嘆一口氣,老全突然覺得或許這次年份一到還是回家吧,還是安安生生過活來的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強也是跟著唏噓,算著日子他明年就可以回家去了,到時候娶上一門婆娘,種上幾畝地,小日子該多美就有多美。兩人正一邊感慨,一邊等著接崗的人過來,突然見天際間有塵土飛揚,張強不由大驚失色道:“老全不好,你看那邊有情況!”
順指望去,只見遠處塵土飛揚,明顯是重騎奔襲造成的。張強一下子就慌了,正要去點燃烽火,卻被老全一把拉了回來。“別急,謊報軍情那可是要軍法處置的,看清楚再說。”張強再定睛一看,只見那對重騎前面明顯有一隊零散的小隊騎兵,正在亡命地奔逃,看他們背掛著的顯然是周國的旗幟。
“是周國的逃兵!”老全分析道:“前些日子周國出兵伐趙,兩國這是打上了。對面明顯是趙軍在追趕周人,想來那些逃兵慌不擇路地跑來函關了。”得出結論老全是放心許多,“放心那些趙人不敢越過雷池的。”果然老全話音未落,趙國的騎兵就在五百步遠的地方停下的馬步,任由那些周人向函關跑去。
這讓烽火臺上的幾名士兵全都鬆了一口氣,打戰與生死從來都是轉瞬間就來到身上。
老全轉身吩咐道:“鳴鑼吧,請上官做主。”不用烽火,但有外人接近關隘,勢必要讓長官知情。
城樓下是一隊狼狽的周人小騎,而對面是一群虎視眈眈的趙國重騎。按理無故接近他國邊關守城的兵卒都要被射殺在當場的,可是秦周兩國關係有些微妙,不說兩國還在貿易合作期間,就那左相的公子還在周國為相,兩國的關係就該更親近些,上官或許還會保下這隊周騎。所以城牆上計程車兵只是舉弓,卻並未射殺這些周人。
城樓上,鑼鼓起,隨著守城將領的到來,守城計程車兵們也都個個嚴陣以待,張弓瞄向城下的這隊周卒。
“城下將士聽好了”守城的將領只是一個校尉,看了眼城樓下那些狼狽的軍士也放下了警惕,扯嗓子喊道:“這裡是大秦關隘,擅闖者格殺勿論,爾等速速離去。”
城樓下逃兵之中有一人揭開面甲,抬頭衝城樓上望去,高聲道:“吾乃大週二世子姬襄,特來尋求庇護!大周與大秦素有交情,還望將軍一伸援手。”
“週二世子?!!”若是一般周將置之不理也就不理了,但貴族在哪裡都有特權,周王室的二世子分量可不輕了,不是區區一個校尉說不管就不管的,可是將外將放進關隘……校尉抬頭看了眼遠處的趙軍,見對方還在邊界處徘徊,明顯不想放棄追擊這些逃兵。猶豫了許久,身邊的親衛小聲建議道:“將軍,不如讓他們放掉手中兵器,再接入城中?”
校尉轉頭看了眼親衛,猶豫之間,親衛又道:“若是讓那些王室知道,你置貴族生死於不顧,只怕會有麻煩。”
親衛的話不無道理,這些貴族的齷蹉,校尉也有所領教。他就是不適應權貴的陰暗才會駐守函關多年依舊只是一個校尉,想到家中妻兒,自己確實也應當放下一些原則,依附這些權貴們,往上走一走了。
思慮片刻,校尉點點頭,衝城樓下的姬襄喊道:“你們把手中的武器丟掉,坐竹籃上樓。”
這已經是他最大的妥協了,不料姬襄卻異常憤怒道:“你竟敢讓本殿下坐那下等人的竹籃,你好大膽子。士可殺不可辱,你不若在這函關前一箭射死我,還能名揚天下。”
這些該死的貴族,校尉聞言神情為之一頓,咬牙之餘,被一旁的親衛按住道:“將軍三思,不可衝動呀。”
“這群該死的貴族,真這麼有骨氣何必逃命到大秦的關隘尋求庇護,此刻沒了性命之憂,反倒又硬氣起來了,我實在看不慣這些傢伙。”校尉氣的直咬牙,可是既然決定要放他們進城,也要顧忌守城的安危哦,也著實令他難辦。職責在身,擅自放外人入關可是違背軍令的。可若是不放,讓天下人知道,他對周王世子見死不救,眼見他實在自己城下,校尉也能想象到自己的下場不會太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