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攸寧並不知李拓北在老宅客院中的情況。
只是靜下心來想想,李拓北故意躲著她的理由,無非就是那天白氏與她說話時被他聽到了。
或許他是不想與她談婚論嫁,又不好直說,就只能這麼疏遠著,偏偏他們還是自小長大的情分,這份友情丟不得,才會自己避開,吩咐人來給她送東西?
這麼一想,倒也說的通。
其實在朱攸寧心裡,李拓北是個可靠的大哥,知心的朋友,也是個信得過的家人。
她對他感情沒有摻雜男女之情,信賴卻從未少過。
李拓北的處境朱攸寧比誰都清楚,平日看他束手束腳,大好兒郎卻要在富陽縣這種小地方浪費光陰,她的心裡也是為他不平的。
她想,李拓北一定有許多不得已的苦衷。
而她一個商賈之女,或許還配不上李拓北的身份呢。
無論如何,這麼一個身過命的朋友朱攸寧是絕對捨不得說疏遠就疏遠的。
李拓北遠著她,她可以主動一些去找他嘛。
打定主意,朱攸寧第二天就起了個大早,帶著白氏張羅廚房給預備的點心去了本宅門口,等著李拓北上學。
誰知今日都等的過了時間,也沒見人出來。
朱攸寧只好讓畫眉去跟門子打聽。
畫眉不多時就面色凝重的回來了,“姑娘,門子說李公子似乎病了,昨兒半夜還去請了大夫呢。”
朱攸寧一愣,忙道:“咱們去看看。”
畫眉猶豫著道:“姑娘,您去探病好嗎?”
“有什麼不好的?”朱攸寧知道畫眉是怕人背後說嘴。
可她早就與這個時代大多數大家閨秀走了完全相反的路,“拋頭露面做生意都沒事,不過是給朋友探病,還怕人說?”
朱攸寧下了馬車,帶上畫眉和百靈,提著黑漆食盒便進了本宅。
門子對朱攸寧格外的恭敬,引著他們進府,還給他們指了客院的方向。
客院在本宅東側臨近院牆之處,院門前一株垂柳已經生的十分粗壯,柳枝款擺,帶著雨後潮溼的清香氣。
主僕三人繞過大柳樹進了一道海棠門,沿著小路直走便到了一處虛掩的門前。
百靈剛伸出手要去叩門,卻聽院子裡有女孩子清脆的說話聲。
“北哥哥,這是我親手煲的雞湯,你感冒了風寒,吃這個特別好。”
百靈聞言,下意識回頭去看朱攸寧的神色。
朱攸寧挑眉,聽這脆中帶甜的聲音,應該是八堂姐朱攸宣。
朱攸宣可以說是他們這些孫女之中最得老太君寵的一個,雖是庶出,卻是得了老太君的歡心得以養在祖母身邊。如此將來議親時也能多一些資本和底氣。
李拓北住在朱家,朱攸寧又不常來本宅,所以朱家人對李拓北的態度朱攸寧也不甚清楚。
但是朱攸宣明顯嬌軟討好的語氣,意圖還是很明顯。
看來李拓北這個不知什麼餡兒的餡餅,還是有不少人惦記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