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還沒等他疑惑的疑惑闡述出來,只看見一封全新的郵件便到達郵箱。 【關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技術路線與發展,未來的研發規劃電池領域的應用方向。】
【1:‘刀片電池’動力模組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2: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電動化、輕量化、高效能一體化、智慧化】
【3:各項技術條件的滿足市場前景,市場規劃調研.充電裝置的佈局】
當看著這封郵件上一個個書寫的目錄大綱時,幾人臉上的震驚比剛才更甚!
“嘶”劉致學倒吸一口涼氣。
好傢伙,這是把未來新能源的發展方向都明明白白的寫了出來,並且以他的目光來看,依舊是沒有任何的問題,具備高度可行性。
嘴裡呢喃著:“單單這一份策劃案它的價值就無法衡量”
可以說,大夏完全可以憑藉著這份‘策劃案’,走在新能源汽車的前沿,更別提在擁有‘刀片電池’的加持之下。
這也意味著,這個新能源汽車領域,未來將由大夏為一切的標準。
片刻後,在雙方你來我往的郵件溝通之下。
一封詳細的合作方案最終達成,由‘長城守望’組織提供技術與方案,以及之前數個‘直升機’所得的50億美金,佔據未來建設的‘動力電池廠’其中40%股份。
大夏出資一千億人民幣,以及出讓包括土地、配套建設等等方面,佔據其中60%股份。
儘管這份協議只是大致的框架,但是雙方都沒有意見的情況下,裡面的各項條款基本不會有太大變化。
看著初步的合作已經達成,張予理這才想起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蹙眉道:“總不能光建設‘電池廠’,這新能源汽車怎麼生產出來??”
剛才商談合作的時候太過於投入,導致他完全忘記了,新能源汽車裡不僅僅‘電池’至關重要,如何把它生產出來也是一門極大的學問。
鄭立行也犯了難,想了想說道:“我們境內的汽車廠商也不少,委託讓他們進行生產?”
大夏境內的廠商可是多如牛毛,上至能造飛機大炮的軍工企業也能造汽車,下至生產拖拉機的廠商,一樣也具備生產資質。
張予理琢磨了片刻後,想到了一個法子:“不是有合資企業麼.他們經驗應該更豐富。”
這個想法立刻被旁邊的劉致學打斷了:“可別合資廠商了,你找那些合資車企.”
“他們會研發‘新能源汽車’?那不是壽星公上吊,找死嗎?”
可能張予理和鄭立行不清楚這些合資廠的尿性,但是劉致學以前可是搞能源動力的。
這些廠和正兒八經的軍工企業可不是一碼事,這些合資廠躺在‘豐田’‘本田’‘大眾’等等的屍體上,就能大把的撈錢,每年高價甚至加價賣車。
你指望他們有動力去研發‘新能源汽車’?他們不給這個新興行業使絆子就不錯了,畢竟這可都是搶佔他們這些廠商的市場份額。
甚至哪怕知道新能源汽車能起來又如何?
前期要投入大量的生產成本,意味著要產生大量的虧損,他們也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甚至佔據一小半份額的日企、德企也不會願意做這種事情。
想到這裡,劉致學開口提議:“不如,就和‘OS智慧手機’一樣.”
“我們提供整合方案,提供基礎的電池售賣,其餘讓各個廠商自己來?我們夏科院進行輔佐培養有潛力的企業。”
這也是最好的方式,畢竟總不能讓大夏單獨成立一個汽車製造部門。
哪怕這樣子成功研發並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這個市場也並沒有真正活躍起來,一個不夠活躍的市場,便意味著失敗。
沒有形形色色的車企在初期進行競爭內卷,那麼就無法快速衍生龐大的生態圈與供應鏈,更無法普羅大眾,讓新能源汽車全面開花。
“唯有讓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這個行業。”劉致學信誓旦旦的說著:“才能保證良性迴圈,又能讓市場迸發最大的活力,不斷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