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見,村口的大樹旁邊。
整個村子的人都圍著幾位身穿格子襯衫,頭戴眼鏡的年輕人。
‘這是.有人跑村子裡來鬧事了?’還沒等他們這個疑惑升起。
“好了,我們村子所有符合物件的人都到齊了。”村長衝著一名身穿襯衫的工作人員微笑示意道。
“那好,我接下來的話各位麻煩認真聽一下。”這位約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倒是也不畏懼,清了清嗓子:“你們村裡有誰家的孩子就讀於小學、初中、高中階段並且在西北省內就讀,都可以來我這裡填資料建檔。”
“等待建檔歸案確認無誤,我們會發放一張卡給.”
“這位領導,建檔以後給的這卡有什麼用?只是收集我們自家孩子的資料嗎?”旁邊一名大媽插了一嘴話,念出了心中的疑惑。
“有你什麼事?狗蛋管好你婆娘,別人正說著話,她在這裡打斷什麼?舌頭那麼長啊?”村長立刻怒目而視,連幾分鐘都等不了?這讓外人怎麼看待他們小渠村。
一時間,原本這時候打算爭相發問的人,頓時把話吞進了肚子裡。
村長雖然已經六七十了,但他可是會真動手敲你幾個大腦瓜崩的。
“我知道各位有疑問,現在給你們解釋一下。”
這位年輕的工作人員滿臉微笑:“只要是歸檔確認的,再發放補助卡以後,每位學生每天會有三元的食物補貼。”
“不過這筆錢,將是以每個學校為單位進行花費扣款,而卡的用處則是每次消費時都會扣款,它不能取出,不能挪作他用,更不能積攢到下個月使用,只能夠查詢這個扣款是否有異常問題。”
你永遠不能低估普通人在這方面有多精,沒有這個條例隨便他們領裡面每天三元的食物補助,恐怕很多人將會只領錢,而不會用來給孩子補貼食物方面。
這就違背了這個‘熱心市民愛心學生補助’初心目的。
“那我家孩子讀小學,應該也算吧?”一位從田裡剛回來的農民眼睛一亮。
“這個自然是算的。”
“那我家娃高中,也能有這每天三塊錢的食物補貼?”
工作人員點了點頭:“只要是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建檔歸案後都有每天三塊錢的補貼。”
“那幼兒園呢”
這人還沒說完,村長就罵了起來:“滾蛋,沒聽見別人說是這三個階段的學生嗎?你咋不讓你家剛出生的也拿補助呢?”
“現在家裡孩子有符合情況的,都來我這裡領取表格填一下身份資料資訊,最好出生證明也帶上。”工作人員手裡拿著一堆的表格,一張張分發了下去。
一個個村民的積極性無比強烈。
要知道,每天三塊錢的食物補助,這一個月加上去也是接近一百了。
在這個人均月工資不過一千出頭的年代,西北省許多農民種一年的地也不過幾千元收益。
有了這筆錢,哪怕是隻能讓孩子吃好喝飽,對他們而言就已經足夠了。
而小渠村只是一個縮影。
此刻。
整個西北省的‘熱心市民愛心學生補助’計劃,並且伴隨著那一千所學校的建設,正在整個大夏引起了軒然大波。
全省全境紛紛傳來急電,上面那一張張家書上寫的皆是喜報。
(PS:之後更新時間固定為,中午12點,下午6點!)
(所以下一更為下午6點。求月票,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