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西北省從上到下只有一句話流傳著:“誰碰了這筆錢,我明天沒得幹,那今天我就讓你先走一步。”
這裡面每一條規定與內容整個西北省的所有相關人員,都必須要死記硬背,刻進骨子裡去的那種。
畢竟這哪是在惹禍啊,你這簡直是得罪玉皇大帝,你就算找死也不用拖著大家一起去死吧?
另外還有一則之前就發給大夏建設八個局的公文,也於今天開始全面正式啟動。
與此同時。
西北省,一個位於黃土高坡的偏僻山區。
這個名為小渠村的地方,並沒有許多人印象裡山區的風景宜人,遍地都是綠樹成蔭、小河流水圍繞著村子的那種景象。
而是入眼便是光禿禿的一片黃土,間隔好幾十米才有些許綠樹,偶爾才有群山裡點綴著些許草地的綠意,很難想象為什麼有人會選擇在這裡安家立業。
小渠村在06年才全面通電,直到09年的如今都還沒貫通一條真正的水泥公路,直徑兩米的泥巴路便是整條村子唯一的主幹道。
哪怕是在大夏最窮的西北省裡,經濟發展水平也是最差的幾個縣之一,小渠村便是其中一個普通的貧困村。
忽然間,這個一向平靜的村子裡,在這個週末迎來了一個不普通的日子。
一個上百人的工程隊浩浩蕩蕩的拖著裝置與各種建設材料,在小渠村外兩公里的地方,開始進行著動工。
這個地方位於附近幾個村子的中心點,平日裡隔三差五週遭幾個村子會在這裡彙集,用來販賣各種吃喝等日常用品,畢竟這裡距離鎮上實在比較遠,過去趕一趟早集回來恐怕得第二天了。
所以這個地方,也算是一個‘微型’早集。
而機器動工的轟鳴聲,早已經傳遍了周圍幾個村子裡這些村口大媽的八卦之下。
對於小渠村周圍幾個村子而言,這種大工程可是十年都難得一見了,所以施工現場圍觀吃瓜群眾達到了數百人的數量,讓這些工人都罕見的有種‘大明星’的感覺。
“這個大哥,你們這是在做什麼啊?”一位圍觀的大媽詢問,她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了。
“看樣子,這是在修房子?”一位有經驗的老農抽著旱菸,他前些年也幹過工地,倒是清楚這些門路。
“上百人的工程隊,這麼大的地盤.咋可能是建房子?這不會是建廠房吧。”
旁邊這人的話還沒說完,一位大媽就果斷震驚了:“我娘娘(nia)耶,有人要在我們這裡建廠?”
誰TM這麼想不開,來這個破地方建廠啊?
不過這話一說完周圍的群眾更為好奇了,要是這裡能有個工廠的話,那很多本地人就不需要遠赴數百甚至幾千公里去別的地方打工,直接在家門口就有工作。
還沒等他們猜測完,一位看似監工模樣戴著安全帽的中年人走了過來:“各位鄉親們別看了,工地飛沙走石很危險的,趕緊回家去吧。”
“而且這裡不是要建什麼工廠,是要修建一所小學。”
修建學校?這不是更加想不開了嗎?
“這裡要是能有一所小學的話,那我家娃倒是不用去鄉里上學了。”一名大媽目光透露出驚喜。
“是啊,這裡也是時候修一所小學了,附近哪個村子人口不是過千的?”
“每天看我家娃走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天還沒亮就起,天黑了才放學回來,我都心疼.”
“我家倒是有輛摩托,但是這路也不好走啊,颳風下雨時我擦點翻下山溝裡。”
圍觀群眾倒是一致為這個決策而叫好。
之前就是因為小渠村附近根本沒有學校,所以方圓數公里幾個村子裡數百個適齡兒童,都只能跑去鄉鎮裡讀書,在那邊寄宿一週才能回來一次,要麼就只能每天清晨四點多就起床,然後急急忙忙趕去學校。
正當這時候。
忽然間,小渠村的一位村民急急忙忙的跑了過來:“你們幾個還待在這裡幹嘛?趕緊回村子裡啊。”
“怎麼了?村子裡發生什麼事了?”這幾位皆是黃土朝天的漢子,滿臉懵逼的就被拖著回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