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佛祖合掌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悟空,誰真誰假?”
觀音菩薩搖頭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宮、地府,亦俱難認。特來拜告如來,千萬與他辨明辨明。”
如來佛祖笑道:“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
菩薩又請示周天種類。
如來佛祖道:“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菩薩道:“敢問是哪四猴?”
如來佛祖道:“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
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
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相,膽戰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
如來見他走時,即令大眾下手,早有四菩薩、八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觀音、木叉,一齊圍繞。
孫大聖也要上前,如來道:“悟空休動手,待我與你擒他。”
六耳獼猴登時『毛』骨悚然,料著難脫,趕緊搖身一變,變作個蜜蜂兒,往上便飛。
如來將金缽盂祭起來,正蓋著那蜂兒,落了下來。
大眾不知,以為走了。
如來笑道:“大眾休言,妖精未走,就在我這缽盂之下。”
大眾一發上前,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相,是一個六耳獼猴。
悟空大喜,冷然一笑,立即掄起鐵棒,劈頭一下,要將六耳獼猴打死,一洩心頭之恨。
就在此時,六耳獼猴的肉身突然爆裂開來,形成一股颶風般的能量,黑漆漆的,腥臭無比,正是眾人極其熟悉的魔道氣息。
原來,這隻六耳獼猴的本尊,正是魔門四皇中的天妖皇,在魔界留有一滴本命精血,擁有不死不滅之身,而六耳獼猴是天妖皇最強大的分身。
這次,它寧願自爆肉身,也不願被悟空殺死,元神藉著血遁術瞬間返回魔界。
魔門四皇,分別是人族的逍遙皇,獸族的天妖皇,精靈族的精靈皇,不死族的不死皇,經常將自己喚作多爾甲、布達拉、牒兒布、班察巴那。
之前在五毒尊者的幻境中,那個被墨九星殺死的呂迪,便是人族逍遙皇的一個分身。
魔門的一龍雙殺,三帝四皇,五魔侯六尊者,都是非常厲害的人物。當然,在這個西遊世界中出現的,都只是他們的分身,有些比較強,有些比較弱。
之前被葉笙等人嚇走的如意尊者和天魔尊者,便是比較弱的分身,而天妖皇的六耳獼猴分身卻很強大。
如來佛祖見六耳獼猴自爆肉身,心中不忍,道聲:“善哉,善哉!”
悟空笑道:“如來,你不該慈憫他!他打傷我師父,搶奪我包袱,依律問他個得財傷人,白晝搶奪,也該個斬罪哩!”
如來佛祖嘆氣道:“你自快去保護葉笙,來此求經吧。”
悟空叩頭謝過如來,站起來,又謝過觀音菩薩等神佛,便駕起筋斗雲,回到葉笙、八戒和悟淨的身邊,繼續向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