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他乾脆坐下來,默默想著自己學過的知識,尤其是悟空傳授的地煞七十二變,八戒傳授的天罡三十六變,以及敖鸞傳授的龍族秘術,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些新的東西。
也不知過了多久。
忽然,烏巢禪師那彷彿帶著磁性的低沉聲音,緩緩響起:
“道路不難行,試聽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來摩耳巖,側著腳蹤步。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
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
隨著這略顯沙啞的聲音響起,各種各樣的幻象,逐一在葉笙的眼前出現,就像正在電影院裡觀看3d電影一般。
這些幻象,都是原著《西遊記》中,唐僧等人一定會遇到的事件。
那麼,這個烏巢禪師,究竟是誰呢?
葉笙陷入沉思中。
………………
又過了很久,烏巢禪師的聲音再次響起: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寂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勸。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葉笙微微一怔,幸好神識極其強大,只是聽了一次,就記得清清楚楚。
這正是《多心經》,為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
不過,他還來不及領悟,就覺得眼前一花,立即被送到了第七層,叩問自己的本心。
不一會兒,敖鸞、悟空、八戒和火龍尊者,也一起都被傳送過來。
………………
葉笙進入浮屠塔第七層之後,並不急著叩問本心,而是抓緊時間領悟《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修習般若功夫,功行已達深久而純熟的地步,其大智如同明鏡,無一物不盡顯其中;其智光猶如太陽,無一物不能盡照。
所謂五蘊,亦即作為物質的色境、隨境的感受、因感受而起的思念、內心的意志取向,以及針對世間所有萬物的認知活動和觀念,在般若智慧的觀照之下,無不顯現本有的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