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農業院校,自然要去農業口的單位工作,相比其他行業,這可不是什麼好的選擇――大家都想去大城市,去京城和上丶海工作,選行業的話,自然也是優先社會地位高,收入高的,例如北郵直到2000都很紅火,考分一度高比清華北大,作為一所專業化的院校,這顯然郵政系統帶來的優勢。
相應的,南農得到的就是農業系統的劣勢了。南農的教授不會比北郵的教授的學術水平弱,但是,要說經費和待遇的話,那就是天差地別了。
張鋒教授就是深切的感受到了這種差別的一員。
國家雖說重視農業,但中國的農業範圍太大了,最終能留給農業院校的,原本就少之又少,能留給農業院校的科研經費更不用說了。
而且,不像是北大或者其他綜合性院校的農學專業,南農是隸屬於農業部的高校,換言之,它的經費大部分要著落在農業部這裡,對張鋒教授來說,這又是一道劣勢,因為這意味著學校的經費上限很低。
當然,南農的普通教授,反而不會覺得是劣勢,因為南農是農業部裡一等一的好學校,下限卻是很高,基礎經費很有保證。
只不過,基礎早就不是張鋒所追求的目標了。
頭些年,他將大把的時間浪費在了理論研究上,一直安慰自己,再等等,總有實現的時候。
然而,時間並不總是站在你的這邊。
尤其是等待的時候。
轉眼間,張鋒就從中青年科學家,變成了中老年科學家,可他的實驗室,卻是始終都沒有按照自己的心願建起來。
問題不僅僅在於經費,還在於年輕一代的補充。
一間執行良的實驗室,可以只有一名高階學者,但是,必須有兩三名中端的頭犬,以及多名科研汪,才能健全的生存下去。
這裡面,科研汪都是不重要的,因為科研汪的存在價值,在於節省中高階學者的時間,若是沒有,最多也就是影響實驗進度,而非實驗室的生存。
但中端的頭犬和有經驗的科研員就很重要了,它們的人數,就決定了實驗室的規模。
張鋒的實驗室,自70年代末建起,就不停的在擴張,這原本也是他的希望所在。
然而,隨著82年的下海潮的來臨,地處南丶京的南農,卻成了下海重災區。
久經訓練的研究員離職,讓張鋒距離夢想越來越遠。
老年人也是有夢想的。
張鋒仰起頭,看著簡陋而功能齊全的遮雨棚,若有所思。
……
……
《龍武2》明天14點開測,志鳥大軍已經集結完畢,準備向100萬起點幣發起衝鋒,敢不敢和我一起去建家族、打天下?那句話是怎麼說的來著:沒時間解釋了,明日征戰《龍武2》區!
……
……
喜歡重生之神級學霸請大家收藏:()重生之神級學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