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食堂剛開張時的簡陋,離子通道實驗室的小食堂又做了改進,不僅替換了桌椅,頭頂也搭上了防雨棚,至少到冬天之前,環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大師傅用的器具也有了一些變化,裝菜的大鍋都換成了鐵盆,下方有熱水湧過保溫,能維持相當長的時間。
許正平給張鋒簡單的介紹了規矩,就主動拿了兩個大餐盤過來,道:“這是我們給訪客準備的,都用開水燙過的,很乾淨。您要點什麼。”
“你挑幾樣就行。”張鋒說過,又問:“你們實驗室,有多少年輕研究員?”
“現在大概有十幾個吧。”
“有下海的嗎?”
許正平拿著餐盤的手頓了一下,有些奇怪的道:“沒有,實驗室裡都是好不容易才進行的研究員,不會下海的。”
“是嗎?”張鋒的聲音拉的有點長。
許正平小心的問:“南農有研究員辭職?”
“哼。”張鋒鼻孔裡出氣,一會兒,才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他們要走,我也攔不住,但你說,讀了大學的研究員,在實驗室裡又練了五六年,結果辭職去開一家小飯店,這叫什麼事?”
說到這件事了,張鋒的臉上才有了表情。
許正平陪著笑,不敢說話。
“北大的校風還是不錯的。”張鋒說了一句,有些羨慕。
許正平覺得自己該爭取一下,於是道:“是我們離子通道實驗室的待遇和條件比較好,北大校內,還是有下海的老師的。”
“哦,怎麼個好法。”張鋒不是特別信的樣子。
許正平想想,道:“不談物質條件,我們離子通道實驗室,今年發表的論文數量就很多,大家都有奔頭。想做實驗的話,條件也很好,我們有信心,在五年內,成為國內領先的實驗室。”
張鋒聽過太多國內領先的話,有點想笑,卻笑不出來。
離子通道實驗室是北大的,而北大生物系原本就是國內領先的生物專業,僅此一點,就讓離子通道實驗室的發展潛力很大。而就離子通道實驗室自身的硬體和軟體條件來說,要說國內領先,也是勉勉強強,再怎麼扯,人家是發表過ce級論文的。
何況,許正平還加上了一個五年的限定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鋒長長的嘆了口氣,道:“野心不小,確實有可能。”
“我們實驗室的研究員,現在的野心都不小。”許正平笑了一下,敲邊鼓道:“楊主任已經確定,我們明年就衝擊國家級實驗室,經費也會翻一番,大家的研究條件都會改善。”
張鋒哼哼了兩聲,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情緒。
身為南農的教授,張鋒目前所擁有的實驗條件也是可以的。
南農是中國大學系統裡的名校了,63年就被確定為全國兩所重點農業高校之一。不過,南農和所有農業院校的問題都是一樣,它是農業院校。
讀農業楸21世紀倒是沒什麼大問題,畢竟,大家畢業並不一定要從事相關的行業,農業院校也不過是一種選擇而已。
但是,85年的大學可是包分配的,讀什麼專業就會去做什麼行業,這是跑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