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殘冬漸逝,朔風斂了淩冽,化作輕柔的縷風,悄然拂過簷角。
殘冬漸逝, 朔風斂了淩冽,化作輕柔的縷風,悄然拂過簷角。
宋時微披著一玄色大氅, 暗繡的蟒紋在初升的日光下若隱若現, 她抱著暖爐倚在椅子上, 靜靜聽著殿下官員日常的爭吵。
指尖透出的活氣竟比掌心透出的橘光還要淡上幾分。日影遊過眉骨處, 像穿透一層宣紙, 就連睫毛投下的陰翳,都淡得快要消融了。
幾天幾夜持續不退的高燒,到底傷了元氣。瞧著殿下日漸粗鄙的吵鬧, 宋時微腦殼更疼了, 她微微蹙眉,冷冷地向下一瞥。
爭得面紅耳赤的臣子頓了頓,下意識放低了聲音。
前段時間宋時微大病初癒後,以被刺殺為由, 徹查了一遍京城,找到了他們不少的把柄。甚至連兩次刺殺皆有他們的份。
一連抄了幾個馬前卒後, 各大世家的族長專門上門與宋時微商議,雙方皆得到自己滿意的結果後, 這件事才平息了下去。
這些骨頭軟的是被菜市口那幾天幾夜未幹的血給嚇到了。宋時微嗤笑一聲,對笑眯眯打量著她的丞相頷了頷首。
估計誰也沒想到宋時微的動作那麼迅速,不僅準確無誤地搜出他們藏在暗處的罪證,下手也極其狠辣,拿著賬簿審一個斬一個。
眼看著下面扯皮完了,宋時微疲倦地揉了揉眉心, 剛想退朝。
就見一緋紅色朝服的言官,朗聲高呵道。
“啟稟陛下, 臣有奏。”
宋時微瞥了一眼,丞相的人。似乎還是沖武祈寧去的。有意思。
宋時微揚了揚眉,示意他諫言。
“國之根本,在於社稷;社稷之固,繫於儲嗣。今陛下已然及笄,當宜廣納良家男子,充實後宮,以承宗祧,以育皇嗣。”
此言剛罷,朝中諸臣左顧右看,紛紛上奏。
“臣府中有一小兒,容貌瑰麗,才情出眾……”
“老臣家有一孫,國色天香……”
……
武祈寧聽著下頭天花亂墜的吹噓,臉色越發的蒼白。
他們爭先恐後地送人過來,在她眼裡就是一道道催命符,有了年幼的皇嗣後,她這個年輕力壯的皇帝就該意外身亡了。
況且她喜歡的是女子。
必須得阻止他們。
武祈寧眨巴著眼睛,一下子盯住了最前面喊的最大聲的那個臣子。
臣子覺察到武祈寧的眼神,得意洋洋地示意周圍吵鬧的臣子安靜。拱手對著武祈寧行了一禮。
武祈寧嘴角一彎,細細打量臣子的容貌,隨後有些嫌棄地癟了癟嘴,而後,她目光轉向了一旁幸災樂禍的臣子,不經意道:“朕記得你家中有兩子,長子容貌更好些。何不將長子送入宮來。”
臣子聞言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了,尷尬不語。
武祈寧疑惑地眨了眨眼,又望向了最前方盡在掌握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