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帝完顏晟看著前線不斷傳來的戰報,是半優半喜。
對宋作戰十分順利。
宋朝的精銳兵馬在這些年被那幫官員浪費的差不多了。
在他們下定決心改革軍制,選練新軍之前,很難與金國為敵。
而選練新軍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至少也要許多年頭。
金軍和齊軍的戰力也是透過十來年時間不停積累才有的。
宋朝有錢有人,不過要追上兩國也沒有那麼容易。
對宋戰爭的勝利可以確保。
這一點吳乞買完全沒有懷疑。
只是東路軍對齊國的進攻卻連連受阻。
前鋒部隊損傷慘重。
傷亡已經過萬。
金朝過去十幾年都沒打過這麼慘烈的敗仗。
也許是欺負腐朽的宋遼兩國,讓他們打出了自信。
一碰上跟他們一樣新崛起硬點子,反倒不會打了。
吳乞買放下了戰報,隨手喚來國論忽魯勃極烈。
也就是完顏宗翰的父親,丞相完顏撒該。
金立國之初,以四勃極烈共理朝政。
勃極烈既是部落首領,也是丞相,有時候還負責統軍作戰。
後來因為權力過大,被逐漸廢除。
撒該上前聽命。
吳乞買問道:“朕派出去兩路信使可有回應。”
撒該回道:“啟稟陛下,臣正要說及此事。”
東西兩路大軍籌備進攻的同時,完顏宗翰還向皇帝提議,命西夏和高麗兩個藩屬國跟他們一起出兵。
共同攻打宋齊兩國。
一路信使從大同進入西夏左廂地界,隨後在夏人欽差的帶領下一路來到夏州,面見西夏皇帝李乾順。
李乾順的祖母和母親都是漢人。
他受母親影響,自幼便喜歡漢家文化。
從國內漢官處學得了不少政治手段和帝王之術。
他繼位時才僅僅三歲。
母后梁氏垂簾聽政,西夏政治腐敗,軍事荒廢,民不聊生。
梁太后無才,還窮兵黷武,挾持李乾順屢屢對宋用兵。
反而被宋軍打的節節敗退。
遼道宗認為梁太后肆意專權,不得民心。
於是派人將其鴆殺,還權於李乾順。
這時的李乾順只有十六歲。
他親政之後,非但沒有怨恨殺死自己母親的遼道宗。
反倒親手滅了氣焰囂張的外戚,將宋夏之戰的責任全部推到死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