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府王通判作為燕京留守府實質上處理政務的人,聽到這個訊息以後也是連忙趕赴軍營門口。
此時的軍營已經被趕來勞軍的百姓團團包圍。
要勞軍的不止是各家大戶,還有普通百姓。
大家可能沒多少錢,有的連糧食都不一定夠吃。
今天還是拿出了自己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前來慰勞得勝歸來的齊軍。
王通判帶著兩個衙門公人往裡面擠去。
“大家讓一下,大家讓一下,我是衙門的人,進去有事。”
兩個身體強壯的公人在前面幫忙開路,護送著王通判進到人群最中央。
卻見人群最前方站著三個人,正在和負責守營門的石秀扯皮。
“這不過是我們這些百姓的一片心意,值不了了多少。
將士們在城外拼殺,有很多人都丟掉了性命。
他們是為了保護我們死的。
你就收下這些東西吧,當作我們對傷亡將士們的補償。”
石秀說道:“我都說了多少回了。
保家衛國是我們責任。
兄弟們戰死沙場也是死得其所。
他們生前從沒有拿過百姓一針一線,難道死後要讓他們堅守了一生的原則破滅嗎?
傷亡撫卹,大王自會命兵部下發。
大家的好意我們心領了。
快快請回吧。”
另一人又道:“石將軍,這些東西我們好不容易拿來了。
總不能讓我們再拿回去吧。”
王通判連忙上前:“不會不會。百姓們的好意,我們怎會辜負。”
眾人一看王通判前來,立馬改換了目標。
領頭的三個直接來找王通判商議。
這三人王通判都認識。
分別是城內人數最多的三個民族的代表。
最前面的是個契丹人,名叫蕭寒裡,他原本是遼國貴族。
出自蕭家。
也就是著名的蕭太后的孃家。
不過他只是旁支。
自打金人攻破燕京城後。
城中貴族都被擄到了北地。
他這個旁支一躍成了蕭家在燕地最大的發言人。
因為蕭家在遼國地位頗高。
在耶律氏不在的情況下。
不少契丹人都隱隱以蕭家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