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寒裡便是契丹人的代表。
另一人是奚族的代表。
名叫李無缺。
據說他先祖在唐朝時也是奚人中的大首領。
李姓便是由唐朝皇帝所賜。
他本族姓張。
城中奚人並不多,不過也同樣不可小覷。
最後是漢人代表。
一個本地的學子,林叔淵。
遼國靠漢官治天下,林叔淵便是燕京城中最有名的學子。
燕京城中人都以為他會考中進士,隨後踏上仕途。
可是卻沒想到,遼國還沒來得及開科下一場考試,就一步步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還好林叔淵因為去涿州拜訪老師躲過了金兵圍城。
又因為自己是漢人而沒有被宋軍血洗。
一直等到金軍北撤,他才回到燕京。
城中的漢人大多信服林叔淵的才學,也同意讓他代替自己表達意見。
三人見王通判前來,便讓王通判來評評理。
王通判道:“百姓們前來勞軍,乃是情之所至,不舒不快。”
三人紛紛點頭:“王通判說的不錯。
石將軍油鹽不進,死活就是不受。
可把我們憋壞了。”
王通判說:“我倒是有個辦法,諸位看看如何?
官軍有軍紀,不能拿百姓的錢財。
無論是主動索取,還是被動接受都不行。
所以這些錢是萬萬不能接的。”
石秀聞言點了點頭。
“這口子不能開,要是讓他們收取百姓的錢財,以後說不定就會有人主動向百姓要錢。
久而久之我們就跟宋軍金軍沒區別了。”
王通判道:“官軍雖然不能接受這筆錢,但這筆錢也能有別的用途。
依我之見,不如將這些錢都用來打造兵器鎧甲,守城弩炮。
用來武裝燕京守軍。
守軍的裝備更好,戰鬥力就更強,也能更好的保護百姓們的安全。
石秀將軍,軍規裡可沒有寫不許接受百姓捐贈的裝備吧?
裝備在我看來也不算是財物。”
石秀道:“確實沒有。”
三人見此安排,雖然不是特別滿意,但也能勉強接受。
守軍的裝備好了,上戰場時也能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