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見劉韐前來,連忙親自下臺來迎。
“愛卿來了,最近城外的金軍可有動作,城池會不會有問題?”
劉韐道:“這個暫且不談,臣有幾個問題想問問陛下,不知可否。”
趙桓道:“只要有助於守城,你想問什麼都行。”
劉韐點了點頭:“陛下覺得李邦彥所說,有沒有道理。”
趙桓沒有立刻回答,他本身是覺得李邦彥所說之事是有些道理的。
畢竟金軍上次拿了好處也確實撤退了。
但是他也明白,這不是劉韐想聽的答案。
於是趙桓便反問道:“愛卿之意如何?”
劉韐見皇帝不給自己答覆,於是也不在裝了。
當時便表明自己的立場。
“陛下,李邦彥所言猶如妖言,禍國殃民,乃覆滅之道!”
他看趙桓滿臉狐疑,於是便解釋說:“陛下不信,且聽我慢慢講來。
金軍上次確實退了兵。
陛下以為他們是因為拿到了錢財才退兵的嗎?”
“難道不是?”
劉韐嘆道:“自然,金人貪得無厭,得隴望蜀。
怎會為了區區一點錢財就興兵而來。
他們要的一直都是大宋的江山。
上次退兵,只是因為完顏宗望孤軍深入,兵少將寡,而東京城內又有種相公等人加上二十萬大軍駐守。
他覺得攻破東京無望,所以才會退兵。”
趙桓不置可否。
劉韐又道:“就算金軍是為了錢財而退兵,這次金軍十萬大軍前來。
陛下又打算給金人多少錢?
上次足足給了一千多萬貫錢財。
這次沒有兩千萬貫,恐怕下不來吧?
這幾年天下各處烽煙,戰亂頻生。
很多原本的賦稅重鎮已經好幾年沒有往東京送過錢糧了。
今年國庫總共收入了多少錢,陛下可知道?”
趙桓搖了搖頭。
“朕確實不太清楚。
不過應該不少。”
劉韐道:“不少?和遼國金國比起來的話確實不少,但跟政和初年時相比,已經少了一半以上。
政和初年,全國往中央上交的賦稅足有五千六百多萬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