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這幾年戰事不停,尤其是北邊。
兩淮的兵馬本就孱弱,又被抽調的七零八落。
杜壆大軍每過一處,都是輕鬆取城。
他以前從未體驗過如此輕鬆的感覺。
兩月之內,海州、邳州、宿州、亳州、壽州、泗州、漣水軍接連歸附,淮河以北,除京畿路部分地區,徹底納入齊國治下。
又幾個月過去。
杜壆配合浙江四龍的水軍,又接連拿下了壽春府、滁州、天長軍、楚州、承州、揚州、通州、廬州、六安軍和無為軍。
大別山以東,長江以北,淮河以南大片水脈豐富的沃土也到了齊國手中。
宋朝方面不是不知道,也不是假裝看不見。
他們幾個月前在救援太原的時候將最後一點精銳兵馬也給葬送了。
現在剩下的兵力連保護東京都嫌不夠。
地方上出了事情,他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陸陽再命浙江四龍駐揚州,杜壆守廬州。
以保南方無事。
廬州便是合肥。
是一處絕佳的戰略要地,佔據合肥者,進可攻,退可守。
孫權一直死磕合肥,也是因為此地的戰略價值。
合肥不拔,便是懸在江東脖子上的一把利劍,隨時都有可能斬下來。
合肥如果被江南勢力佔據,則可以藉助此地豐富的水脈,以水軍進攻兩淮。
將防守前線從長江推進到淮河。
又是一年秋天到。
秋風肅殺,帶來寒冷的氣息。
無論是中原王朝還是北方王朝,大多都會選擇在秋天出征。
這取決於雙方採用的糧食型別。
北方王朝的糧食大多是隨軍攜帶的牛羊。
秋天,牛羊為了過冬儲存了大量的脂肪。
正是最肥的時候。
而且南方的中原王朝也正值秋收,可以一邊打一邊搶,就地補充糧草。
中原王朝也得為了保護自己的秋糧進行征戰。
辛棄疾的破陣子中有一句沙場秋點兵。
既有意境,又很符合實際。
金軍休整完畢,養肥了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