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有誰能一輩子常勝不敗呢。
潘岳兩萬兵馬,打不贏梁山五萬大軍。
也不是他的問題。
使相說斬就斬,連事先通知我們都不做。
未免也太讓人心寒了。
這次梁山兵馬大舉來攻,恐怕不會善罷甘休,要是我們也戰敗了,說不定也是和潘岳一樣的下場。”
楊劍心中的擔憂一點不比副將少。
王直道:“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絕對不能失敗。
只有贏了才能活下來。”
王直的副將此時卻道:“那到不一定,我們要是敗了,不回來便是。”
這話說的不清不楚。
但是大家都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戰敗以後,回來死路一條,不回來能去哪呢?
當然是投奔齊國了。
王直道:“此事暫且不討論,要是真到了那種時候,也怪不得我們不講忠義了。”
盧俊義的大軍浩浩蕩蕩開赴應天府。
應天府原本就有三萬餘守軍。
再加上蔡攸帶來的兩萬御營兵馬,現在足足有五萬餘。
盧俊義要分出一萬馬軍去防備曹州的官軍援軍,正面只有四萬兵馬。
就算平原野戰,兵力也是劣勢。
更何況攻城了。
東京君臣得知梁山兵馬抵近南京,立刻詢問蔡攸軍情如何。
蔡攸回書。
直言梁山賊寇不足為懼,南京城防,固若金湯。
他甚至還要拿下幾個梁山賊將,押到京城獻功。
事實上以南京城的守備程度,只要死守不出,內部不出問題,梁山在城下圍上個一年半載,也不好拿南京怎麼樣。
可是蔡攸並不是什麼精通軍事,文武雙全的帥才。
宋朝文官轄制武將的體制,註定會讓很多名將綁縛手腳,一身才華難以施展。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