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鼓響過,三班殿值分列而侍。
文武兩班列隊上朝。
當淨鞭響了三響。
眾臣耳邊又響起了太監尖銳的嗓音。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太師蔡京手持笏板,出列陳道:“啟奏陛下,前往山東濟州招撫梁山泊的宿元景已於昨日發來奏報。
梁山眾匪雖野性未泯,但仍上懼天威,下愛百姓。
聖旨一到,盡皆臣服。
梁山寨主陸陽,聽聞南方方臘作亂,心實不忍,念及無功於朝,無顏參見陛下。
便主動請纓,帶兵南下平方臘之禍。
折中還提到,山寨物資繁雜,人口眾多。
若來東京,頗為不便。
故請陛下恩准陸陽等人直接南下,與大軍回合。
待功成之日,再入朝請封。”
徽宗聞言大喜。
“陸陽所念,朕心甚慰。此等忠志之士,理當厚賞。眾卿之見,朕應該給陸陽封個什麼官職為好。”
蔡京一聽皇帝要給陸陽封官,立刻便站出來反對。
“陛下,陸陽新剛歸附,寸功未立。若就此封賞,唯恐眾將不服。再者,陸陽自己有建功立業的雄心,主動請纓。
陛下不如等他歸來之後,再行封賞。”
童貫也道:“陛下,臣以為太師所言極是。”
東西兩廳之首都這麼說了,其他的朝官怎麼敢違抗自己的最高上級。
宋徽宗思量了片刻,既然沒有人支援,那他就權且作罷,等征討方臘結束以後再論功行賞。
“好,既然如此,朕便命童貫為江淮荊浙宣撫使、討賊大元帥,譚稹為兩浙路制置使、討賊副元帥。
即可出征,不得延誤,以期早日破賊,還江河寧定。”
兩人出列謝恩。
這譚稹跟童貫一樣,也是個宦官。
封常德軍節度使。
跟童貫一樣是個由宦入仕的武臣。
他不論是討天子歡心的奉承功力,還是帶兵打仗的硬本事,兩者都比童貫遜色一些。
可以看成低配版的童貫。
兩人接了聖命,不敢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