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三天路程,指的是運糧車走三天的路程。
輜重隊伍一天基本只能走二十里,快的也就是三十里。
大名府到莘縣,雖然一路都很平坦。但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什麼缺點?”
梁中書問道。
許貫忠接著說:“那便是大名府附近水系龐雜,從大名府到莘縣境內一共有四條河流。
大名府北邊的漳河,南邊的衛河,莘縣還有馬頰河和徒駭河。
除了漳河以外的三條河流都會阻擋梁山的運糧通道,讓梁山的糧草補給變得更加困難。
如果你們是梁山的頭領,你們會把補給基地放在哪呢?”
李成驚訝的說道:“馬頰河以北,衛河以南。臨近衛河的位置。只要過了衛河,再走一天就能到梁山大營。最符合這個位置的就是北峰鎮。”
許貫忠笑道:“不錯,若是放在衛河以北,那麼離大名府便在三十里之內,太近了,容易暴露。
放在北峰鎮不僅容易隱藏,而且與大名府有一河之隔,就算被發現了,我們也不好不好去偷襲。
這麼看來,只要梁山總管後勤之人是個懂兵法的,梁山的後勤大營就肯定在莘縣的北峰鎮。
糧草一旦被焚,賊寇必然軍心大亂。
他們從梁山到陽穀縣一百餘里,皆是山地,崎嶇不平,輜重一天最多走二十里。
中間還要再過兩條河流,派人回去催糧,再度集結糧草,發到前線至少要十幾天。
到時候他們早就餓死了。
只要焚糧之計一成,官軍不僅能退梁山,說不定還能趁著梁山軍心不穩之時大舉進攻,拿下這個朝廷的心腹大患。
到時候不僅大人要升官發財,蔡太師面上也有光。”
梁中書越聽越覺得有門。
不由得笑了起來。
“好,若是此事能成,我必向太師保舉你。”
許貫忠卻道:“不必了,我幫大人並非是為了做官。”
梁中書疑惑道:“這世間一百個人,有九十九個想做官,剩下的一個也是知道自己沒有做官的本事。你為何不願意入仕呢?”
“小人平生只喜遊山玩水,這次要不是老母病重,梁山圍城,我必須得外出尋訪名醫,我也不會出現在大人面前。”
梁中書點頭道:“這麼說,你還是個孝子啊!這樣把,等退了梁山賊寇,我立刻派人送你母親進京,讓全東京的太醫為你母親看病。”
許貫忠心中一動,差點要應承下來,將計劃和盤托出。
但是他心中又一想。
王太醫也是京城御醫,同僚們的本事他應該清楚,要是御醫們能看老孃的病,他也不會給自己推薦梁山的人了。
“那便多謝相公了。”
聞達道:“相公,即使這位先生可以推斷出梁山糧草大營在北峰鎮,我們現在已經被圍在城中,只要有兵馬出城,就瞞不過樑山探子的眼睛。他們有了防備,不是出去送死嗎?”
許貫忠道:“無妨,這個我也有辦法。”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