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勝一點就通:“這樣下去,小樹再怎麼長也不可能成為大樹,就像我們商行躲在童貫旗下,再怎麼發展也不是童貫的對手。”
“沒錯,哥哥曾經提到過兩個詞,一個是體制,一個是規則。”
“你還說過,林教頭,楊制使他們,都是因為在體制內,所以面對體制中最頂端的高俅才會毫無還手之力。因為他們一旦反抗,就會失去體制內的一切東西,所有體制內的既得利益者也會把他們當成敵人。”
“還有規則,就拿我們來說。他童貫是制定規則的人,而我們是遵守規則的人。在規則的範圍之內,我們永遠也不是他的對手。哪怕商行做得再大,他想要也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
“這才導致了我們兩年的心血,白白送給了奸臣,真是助紂為虐。所以要是想對付這些奸臣,我們就得跳出體制的框架,不被規則所束縛。”
陸陽聽著朱武的分析,心想,確實是這個道理,自己靠著童貫的威勢,兩年的時間就將商行開遍了半個大宋的所有州城。
但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卻轉眼間就歸了童貫。
為什麼呢?
可能真的是因為身在規則之中,規則的制定者就是可以為所欲為吧。
自己若要反抗,就會像現在一樣失去規則中的一切。
朱武看眾人接受的差不多了,於是接著說道:“眾位兄弟,咱們聚在一起,為的是做出一番事業。在場的諸位盡是手段高強之輩,我自認腦袋也不算太笨,再加上哥哥仁義,能聚眾位好漢於一處。咱們在一起,勢同龍虎,何必要給那些奸臣當鷹犬啊!”
“現在貪官當道,惡人害民。我等皆是豪傑義士,正應當懲治貪官惡吏,除暴安良。咱們現在都是榜上有名的通緝要犯,正應該尋找退路,找個去處。而這退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石碣鎮旁,水泊梁山。這梁山泊方圓八百里,四面環水,進可攻退可守。進可攻州略府,退可固若金湯。”
“中間那一座大島,屯駐千軍萬馬也是等閒。”
“咱們為何不去梁山泊安營扎?”
“林教頭在梁山已有一年,咱們並非是沒有根基。以哥哥的聲望,咱們佔據梁山之後,各路英雄必會望風來投,何愁不能興旺發達。”
“現在朝廷奸佞當道,早已是天怒人怨,四處烽煙,只是大多數人敢怒不敢言罷了。此時北有田虎,西有王慶,南有方臘。咱們旁邊的青州還有魯師傅的二龍山。兩年前我還困在少華山一窪之地,坐井觀天,沒有這個感覺。現在看來,哥哥所言不虛,大宋朝廷真的是到了滅亡的邊緣。”
眾人眼神有些迷惑。
朱武笑著說道:“兩年前哥哥曾言,北方女真人會在三年內崛起,並且打敗大遼。我前些天閒來無事,翻閱遼國訊息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條重要的資訊。北方的女真人已經大敗遼軍,建國大金。跟哥哥所言毫無出入。”
“咱們的機會已經來了。”
“自古以來,舉事者,需天時地利人和。”
“女真崛起乃是天時,水泊梁山乃是地利,我等眾兄弟齊心協力,共佐哥哥成就大事,正乃是人和啊!”
“這三樣咱們都佔了,哥哥,現在只等你登高一呼,咱們便高舉大旗,共舉義事了!”
眾人聽著朱武聲情並茂,張力十足的演說,一個個都熱血沸騰。
阮小五率先發言:“朱武哥哥說的是,我們早就受夠了那些狗官的鳥氣。”
小二小七沒有說話,但是三兄弟顯然是一個想法。
周通笑道:“我本來就是山大王,哥哥要是上山落草,我一定執鞭墜鐙,誓死相隨。”
李忠沒有說話,不過眼神卻十分堅定。
龐萬春也說:“我生平最恨那些貪官汙吏,上山落草,劫富濟貧,也正合我的秉性。”
陸陽環顧四周,看著那一張張興奮又充滿期盼的臉龐。
“眾兄弟,都是這個意思?”
眾人雖然沒有說話,但眼神不會騙人。
他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帶他們一起反抗官府,不再受別人的欺壓。
陸陽心中想到,難道我的路真的錯了嗎?
隨後他又搖頭失笑,要是路子對,他今天也不會落到如此田地了。
他拉著朱武的手道:“兄弟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如撥雲見日。我生平只講兩個字,一曰義,二曰仁。承蒙眾兄弟看重,我便不再推辭。咱們共舉大事,先從水泊梁山開始!”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