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幾位好友去樊樓吃酒的時候必點的就是醉仙遊。
這種酒不僅香,而且夠勁,很受這些軍將的歡迎。
“難道是賣醉仙遊的那個筑陽商行。”
陸陽點頭道:“正是,除了這阮氏魚行以外,筑陽商行也是在下的產業。”
楊志起身道:“真人在前,我竟然不識,失禮了。”
他知道了陸陽便是東京筑陽商行的東家,頓時懸著的心就徹底放下了。
他曾在關西廝混,聽那邊的朋友說起,這筑陽商行跟老種經略暗地裡有不小的關係。
那自己跟他們一路前去東京,應當是萬無一失了。
眾人飲酒到二更天方散。
次日一早,又擺酒為楊志和陸陽送行。
沒錯陸陽要再去一次東京,石碣村發展到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型的市集。
有越來越多的百姓搬到這裡定居。
為此修建房子,開墾農田,蓄養牲畜,都需要大量的鐵器。
但是附近村子裡根本就沒有鐵匠。
要大批定製鐵器必須要去縣城裡的鐵匠鋪。
不過這些鋪子都不大,難以滿足陸陽的需求。
所以他準備去東京挖一些厲害的鐵匠回去,以後就買原材料自己鍛打。
比直接買成品要節省不少錢。
而且陸陽還有一點私心,他想要成批次的鍛造武器和盔甲。
這靠買是瞞不住的。
官府不會放著一個地方勢力大規模採購軍備而不聞不問。
眾人吃了早飯,一起將楊志與陸陽送到了大路上這才回去。
陸陽現在在外面的時間比在石碣村的時間都長。
每次在家裡住上十來天,一走就是一兩個月。
不過也好,算算時日,陸陽下次回到石碣村,剛好能趕上林娘子生產,到時候也能討杯酒吃。
石碣村眾人也都習慣了離別,只叫陸陽獨自在外,保重身體,早日回來。
一行人走了十數日,終於看到了東京的影子。
它就橫亙在廣袤的平原上,繁華如此,堅不可摧,誰能想到十二年後,這座恢弘的巨城就會變成異族肆意屠殺的樂園。
趙宋皇室也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再也下不來。
陸陽深吸了一口氣。
十二年,足以改變很多。
靖康之恥,決不能重演。
車隊開進了東京城。
楊志便跳下了車,抱拳對陸陽說道:“多謝陸兄一路以來的照顧,楊志這便去了,以後要是有用的上我的地方,只管到殿帥府找我。”
陸陽也回禮道:“楊制使一路保重,在東京遇到了什麼麻煩便來東門外筑陽商行的總行找我,能幫的我一定幫。”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