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三件事
大二那年冬天,是林思弦記憶中最冷的一個冬天,據氣象臺播報是近十年最嚴峻的一次寒潮。
這個冬天裡發生了讓林思弦印象深刻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在下學期的建校週年文藝彙演上,他和佐伊被選上一段壓軸音樂劇表演的男女主角。這件事其實還挺榮耀的,往年擔任主演的都是臨近畢業的學生,今年因為他們兩位格外貼合角色——明豔的鄉村健氣女孩和唯美的城鎮病弱少年,所以破例選用了大二學生。
得知此事後佐伊異常興奮,在食堂吃飯時不停地給她新男友發訊息。
她新男友與上一位跨度很大,是一個理工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林思弦見過一次,有些書呆子氣,但佐伊這次格外投入,據說喜歡自己隨便調情對方就猩紅的耳朵。
“咱能換個詞兒嗎?”佐伊是真外賓,有時候用詞頗為生猛,林思弦聽著老不習慣,“你知道猩紅是因為猩猩血液而命名的嗎?”
“星星?什麼星星?”佐伊聽了又沒完全聽。
“算了,”林思弦放棄,“你不會是想邀請程式設計師哥哥來看吧?”
“當然,”佐伊說,“我告訴他不來就分手。”
“為什麼這麼執著?”林思弦失笑,“萬一人家真有急事兒呢?”
“除了地球爆炸以外不接受其他請假借口,”佐伊堅定地搖頭,有理有據道,“我人生中第一次有觀眾的主演誒,你知道有多少人就是因為看見對方臺上的光澤而陷入愛河嗎?”
“姐姐,”林思弦還是沒忍住糾正,“一般來說咱們這時候用‘光輝’。”
週年彙演在下學期期末,他們準備等下學期開始再正式開始排練。
寒假開始後,林思弦回了家。他一年回家一次,因為春節是必須回半山別墅的。
在開往別墅的車上,林思弦在座位上略為不安。好吧,如果對他進行逼供的話,也許他會承認這份不安除了車速還有點其他原因——陳寄已經四天沒有回他任何訊息了。
雖然陳寄這個人總是態度冷淡,但電話和訊息還是會回,最近半學期他在學校南門咖啡館打工,有時候工作看不了手機,下班後還是會回個簡短的句子。當然,這是林思弦對他提出的硬性要求。
四天裡,林思弦一共給他打過三個電話,發過五條訊息,最後一條還是威脅性的語氣,依舊沒有得到任何答複。他莫名有些心慌,不知道是陳寄家裡出了什麼事,還是陳寄就是決定不再搭理他。
翻看他們最後一次簡訊記錄,是林思弦叫他明天排隊去麥知買最近爆火的布丁,陳寄回了他一句:“你回亭水榭了?”
林思弦答:“對啊,我叫你去買聽見沒?”
自那之後陳寄就一直處於失聯狀態。
開到中途油不夠,司機就近找了個加油站。趁加油的時候,林思弦去便利店買了瓶果汁,碰巧遇見了很久沒見的語文課代表。
說起來語文課代表的確是搞好同學關系的典範,到現在還會時不時聯絡班裡的人,見到林思弦也異常親切:“林同學,我們好久沒見,你真是越來越漂,阿不對,越來越帥氣了。”
“謝謝,”林思弦笑著說,“你看起來也越來越,嗯,儒雅了。”
兩個人閑聊了一會兒,準備道別的時候,林思弦打聽:“話說回來,你最近聯系過陳寄嗎?他家裡有沒有出什麼問題?”
“家裡?好像沒有聽說,”語文課代表回憶,“不過他最近是不是戀愛了,這人,你還記不記得當年散夥飯,他說他不想談戀愛,擱半天在這裝深沉。”
林思弦頓了一下,才輕聲問:“戀愛?”
“對喔,”語文課代表說,“你沒加他微信嗎?”
林思弦上大一時,身邊人的聊天工具紛紛從企鵝轉至微信,但林思弦始終沒加過陳寄的。他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電話和簡訊。
他就是害怕看到現在目之所見的內容——語文課代表的手機螢幕上,顯示的陳寄的朋友圈,是他整個賬號唯一一條,發了一張抽象畫,畫面上兩個人纏繞、依偎,看起來非常甜蜜。
林思弦定定地看了好幾秒,才跟課代表打趣道:“不僅裝深沉,還搞得多文藝。”
與語文課代表告別後,林思弦重新坐回車上。今年半山別墅的規矩稍微改了改,在除夕前一天就提前吃飯。
姨夫今年又帶來了一個茶杯,不知是什麼年份的,包裝看起來很貴重,他今年大概是有事想求呂老爺子,開飯前一直在給對方耳語、點煙。呂如清還是端坐在她的位置,她的姐妹依舊在廚房忙碌,林泓也在跟其他人有說有笑,一切如常。
“......思弦,怎麼在發呆?”呂老爺子不滿道。
“抱歉,”林思弦回神,“前兩天沒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