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聽到答案露出滿意的臉色,伸出手示意:“很好,坐下吧。”
“除了剛才這位同學提到的沉浸式戲劇。”李老師微笑著繼續解釋。“還有一些小眾的戲劇型別,比如療愈戲劇。”
螢幕上播放著對應的圖片。
“它是以戲劇表演為媒介來疏緩情緒,從而達到療愈心靈等目的,是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新模式。”螢幕上播放著對應的圖片。
“我們選幾個同學上來做一□□驗。”老師目光掃視了一圈底下的同學。“只是感受一下不同舞臺的空間關系,大家不用緊張。”
老師還沒說完,梁知立馬低下頭,動作沒有絲毫猶豫。
“那邊白色衣服的女生,你來體驗舞臺視角。”李老師朝著右方開口,聲音洪亮。
梁知微微抬起頭,視線正好和講臺上的老師撞個正著。
最後他選了五名學生,讓他們在講臺上模擬鏡框式舞臺的表演。
“除了白色衣服的女生,其他四個都是觀眾視角。”他指導道。“其他人站到她的正前方,就像觀眾在那邊的牆上。”
梁知有些尷尬,身體僵硬,眼神只能往兩側望去。
“現在,讓我們試試伸展式舞臺。”老師重新安排學生的位置,讓梁知的三個方向都坐滿‘觀眾’。
李老師提醒她:“記住,你現在是需要照顧到三個方向的視線。”
梁知注意到,當她開始意識到周圍的目光時,‘觀眾’的注意力也隨之在不停的變化。
“最後是圓形劇場。”沈教授讓‘舞臺’站在中央,其餘學生圍成一圈。“現在你被完全包圍了,每個方向都有人看著你。”
梁知臉上看起來明顯不自在,但是她只能手足無措地站在原地,被無數眼睛注視的壓力幾乎能讓人窒息。
“看到了嗎?”李老師走向講臺,在黑板上認真板書。“不同的舞臺設計直接影響演員的表演方式和心理狀態,甚至觀眾的心理也在隨之變化。”
練習結束後,老師讓同學們回到座位。
梁知漲紅著臉回到座位,終於鬆了一口氣。
她立馬拿起筆,把自己最及時的感受記錄下來。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觀察和感想。
她抬頭時,發現陸嘉嘉正看著她,眼中帶著詢問。
梁知:“怎麼了?”
“學霸真的就是不一樣。”陸嘉嘉眼神中滿是欽佩。“我看你上去那麼緊張,下來還能整理出那麼多感受和筆記,真是理性的可怕。”
李老師的聲音突然出現在陸嘉嘉身旁:“我看你剛才觀察得很認真,能分享一下你對這些舞臺型別的感受嗎?”
陸嘉嘉深吸一口氣,認命站了起來。
“我覺得…”陸嘉嘉腦子飛速轉動,嘴上開始瞎編。“都很有特點,但第一種有點距離感。最後一種的觀眾的參與感更強,作為創作者需要考慮的因素更多。”
老師繼續問道:“還有嗎?”
她有些編不下去,瞄了眼梁知的筆記本:“舞臺空間的變化對人心理産生的影響不同。”
李老師的眼睛亮了起來:“非常好的觀察。特別是關於‘參與感’的部分。戲劇就是需要打破現實與虛構的界限,而舞臺作為戲劇的載體,還有很多能發掘探索的空間。”
陸嘉嘉終於安心坐下時,對梁知投去一個感恩的眼神。
下課鈴響起,同學們紛紛開始收拾書桌。
梁知慢悠悠地整理著筆記,回味著課堂上的內容。
陸嘉嘉看向一旁的梁知:“馬上十一了,要不要一起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