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誤會,我可不是跟蹤你啊。”夏一鳴舉起自己手中的教材書。“我是來找李老師,我來還他上次借我的書。”
梁知轉開眼神,朝著座位走去:“哦。”
陸嘉嘉走上前去拿過他手上的書,臉上堆起禮貌微笑:“那我幫你還吧,你現在可以走了,學弟。”
“我。”夏一鳴看向梁知走遠的背影,臉上表情有一絲崩壞。“那真是謝謝你了,學姐。”
陸嘉嘉昂起頭:“不客氣,這是學姐應該做的。”
看到夏一鳴憋屈轉身離去的身影,陸嘉嘉這才回頭,腳步輕快朝著梁知的方向走去。
梁知看著陸嘉嘉手裡多出來的教材書:“你幫他幹嘛?”
“他一看就居心叵測,哪是還書的呀,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陸嘉嘉朝著梁知擠眉弄眼。
梁知挑眉,嘴角揚起微笑:“你就那麼肯定啊?”
“我就沒見過這麼熱愛讀書的大學生。”陸嘉嘉語氣篤定,隨即眼神掃了一眼梁知。“當然,除了你。”
上課鈴響起,打斷了兩人的對話。
老師端著水杯,步子緩緩,走上講臺。
陽光透過教室的白色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隨著投影螢幕緩慢放下,李老師溫和的嗓音也隨之響起:“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戲劇舞臺的不同形式。”
梁知坐在教室的前排,雙手放鬆地搭在面前的筆記本上,眼神專注的注視著螢幕上的那幾張張古老的劇場圖片。
“最常見的形式有三種:鏡框式舞臺、伸展式舞臺和圓形劇場,也稱競技場式舞臺。”李老師對應著圖片依次介紹。
梁知坐直身體,翻開筆記本。她表情認真,全神貫注地注視著螢幕,時不時的還用筆認真記錄。
李老師講述戲劇時,整個人總是格外神采飛揚,那種熱情就連梁知這種情感內斂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對戲劇舞臺的喜愛。
“鏡框式舞臺就像一個畫框,將表演區域與觀眾席明確分開。”李老師指向圖片中那個裝飾華麗的長方形結構。
李老師轉過身來,目光掃過教室。
“這是伸展式舞臺。”李老師點選遙控器,圖片切換成一個類似‘t’形的三面被觀眾包圍的舞臺。“這種舞臺設計將表演區域延伸到觀眾席中,演員與觀眾的距離更近,互動性更強。”
教室裡響起一陣低聲的討論。
“最後是圓形劇場,也叫競技場式舞臺。”投影幕上展示了一張環繞形舞臺的圖片。“演員被觀眾全方面包圍,這種舞臺設計徹底打破了‘第四面牆’的概念,創造出了最親密的觀演關系。”
他走到講臺邊緣,雙手比劃著:“想象一下,你站在中央,四周都是觀眾的眼睛。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臺詞都必須考慮到所有角度的觀眾。這既是最具挑戰性的舞臺,也是最能讓演員與觀眾産生共鳴的空間。”
梁知把筆杆輕戳在下巴上,低頭看著筆記,心神專注。
“這三種基本型別各有特色,適用於不同的戲劇形式。”李老師總結道。“除了按舞臺結構分類,現代為了滿足人類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衍生出更多的種類的戲劇型別。”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教室:“有沒有同學瞭解過一些其他的戲劇型別啊?”
梁知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識地縮了縮身子。
盡管她對戲劇充滿興趣,但老師突然的抽問還是讓她感到一陣恐慌,生怕下一秒就目光對視。
李老師手指著陸嘉嘉的方向:“這位同學你來回答一下。”
梁知用手肘悄悄碰了下身旁走神的人。
陸嘉嘉回過神,立馬站了起來,餘光朝著梁知求救。
梁知捂住嘴小聲提醒:“沉浸式戲劇。”
“沉浸式戲劇。”陸嘉嘉大聲重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