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既明也很清楚,別說現在,哪怕再過十幾年,這國產的攝像頭都不能放在國產高階旗艦機型上,都只能放在低端機型。甚至一些中端機型,都不怎麼考慮,可想而知這效能差距確實有點大。
為什麼會這麼大?
方既明覺得, 可能是光學鏡頭的研發時間太短有關。
畢竟這研發也是需要時間的。
“我們還是要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入手,要扶持國產攝像頭,給那些公司機會。”方既明想了想,說道:“我們在開啟智慧機時代後,神州專門做中高階機型,然後可以再開一個子品牌, 專門做全線機型, 但定位要比神州的低半個檔次。這樣的話,這個子品牌的中低端機型就能使用國產零配件了, 慢慢把自己的供應鏈培養起來。”
徐助華眼前一亮:“這是個辦法!”
方既明說道:“那就去做吧。現在不是開啟子品牌的時候,畢竟神州這個品牌都沒有做好。”
這是實話,像當年多少廠商開子品牌,都是因為把主品牌做到了高階機型,卻發現銷量不升反降後,才決定做子品牌的。畢竟兩個品牌各司其職後,高中低端機型都覆蓋了,能賺更多錢。特別是子品牌,只要定位是給年輕人做的手機,那麼僅比高階機型低半個檔次,卻什麼功能都有的手機,價格還低了不少,那麼年輕人怎麼會抗拒呢?
子品牌不是萬能的,但運作好了, 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品牌,那子品牌肯定會大放異彩。
徐助華聽了,覺得方既明雖然不太懂很專業的手機知識, 可是對於大方向的把控卻是旁人不能及的。
其實做手機這一行, 取捨很重要。
畢竟手機內部就那麼點,增加刪減一個功能,工業設計上都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別的成本不說,單單這個時間成本都很高了。試錯的成本太高,就會使得自己的手機推出新功能的時候比別人慢一步。
這也就算了,最難的是推出了新功能後,不知道消費者接不接受。要是不接受, 新機型推出市場後沒有正面反饋,對研發人員來說也是一個打擊。
“方董真的是高屋建瓴, 提出這麼切合實際的要求。”徐助華感慨地說道, “我們一定會加倍努力,儘早做出一款完美的手機!”
方既明樂了,說道:“完美的手機?這就不可能了, 手機永遠都是新的更好, 沒有完美, 只有更完美。”
徐助華也憨厚一笑,說道:“起碼在推出新手機的時候, 這一款手機是最受歡迎的。”
“嗯, 我當然希望神州能做到這一點。但是……”方既明低聲說道, “一定要保密!”
徐助華連忙說道:“那肯定!”
保密工作是要做足的,不做足保密工作,就好比上輩子的蘋果一樣,一到富某康生產線,就被一些諜照曝光了。什麼期待感都沒的情況下,取得的銷量也就一年不如一年。後來富某康管理得異常嚴格,這種事才算減少了。
即便是這樣,也不能完全杜絕。
因為富某康的員工,也不用拍照了,只需要把零部件的型號一說,有心人去一查,人家就能知道多了什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