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門票在兩百八十塊錢左右,雖然租場地、租裝置、工作人員薪酬等等費用用去了七百多萬,但還是賺了近一千萬。江浙電視臺那是喜逐顏開,即便這收益要與磐石唱片分一半,可電視臺也還是賺的。
不僅賺,還是很賺!
方既明坐車來到現場後,看著這個體育場,也是感慨不已。
很多歌手想到這樣一個體育場開一次演唱會都不行,但是《超級女聲》這十五名參加決賽的選手,卻有著足夠的幸運,剛剛出道就踏上了其他歌手夢寐以求的舞臺。
不得不說,很多歌手扎心了。
當然了,他們也在關注著《超級女聲》。
不過說實在的,在娛樂圈轉變的時代,很多業內人士都沒注意到選秀出身的歌手,以後將會成為主流。但這不妨礙他們開始觀察這個模式,開始尋找契機。只不過方既明知道,他好像親手開啟了一扇資本的大門。
資本是什麼?
很多人說是錢,對,也不對。
資本其實是可以複製的,可以大批次生產的,可持續賺錢的模式。資本要走的路,就是類似於選秀的路。方既明知道,一旦開啟這個潘多拉魔盒,那麼娛樂圈裡青黃不接的年代就要來了。因為資本的介入,就必定帶來浮躁,讓娛樂圈裡的人一個個都不想著去鑽研本領,反而想著怎麼圈粉,怎麼從粉絲身上賺得更多錢。
什麼?
年紀大了賺不到錢了?
沒事,換一個小鮮肉繼續收割就是。
方既明內心感慨了一番,即便他知道,他不開啟這個潘多拉魔盒,那遲早會有人開啟的。其實選秀不是錯,錯的是選秀之後又不繼續培養人才的制度。方法很多時候只是方法,像上輩子選秀也出了不少好歌手,有實力的歌手,甚至填充了中國新一代歌手的位置。遠的不說了,有超女的春哥、曾哥、筆哥、靚女等等,有快男的陳楚生、張傑等等。近的,也有好聲音的周深,有明日之子的毛不易……
真的是選秀不行嗎?
不是,是繼續培養制度不行。如果有人指導那些有潛力的歌手,也不至於就出了幾個能打的。
走進體育場,方既明看到馮文耀在現場緊張地排程著:“那個誰,燈光除錯好了沒?昨晚就出岔子了!還有那個誰,音響怎麼回事,怎麼還有這麼高的延遲?”
方既明過去,拍了拍馮文耀的肩膀,馮文耀沒好氣地說道:“誰啊……喲,您怎麼親自來了?”
“慢慢黎,咪咁勞氣粵語:慢慢來,別那麼動氣)……”方既明用粵語跟馮文耀說道,“我看這可以了。”
馮文耀知道,方既明的粵語很不錯,但他現在沒心情,苦笑道:“方董,你也看到了,這群人是不叫不動啊,明晚都開始決賽了,這基礎的東西都沒除錯好……”其實馮文耀也是上火,他們租了黃龍體育場四天時間,一天搭好舞臺,一天除錯裝置,給兩天彩排,也算是同時進行的。可現在狀況百出,馮文耀不急得上火才怪。
看著黑圓圈很重的馮文耀,方既明有點於心不忍。
但方既明也知道,馮文耀是憋了一股勁的,要把磐石唱片從泥潭中帶出來。於是,方既明也沒有說什麼,只是說道:“你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