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方既明下了飛機後,馮文耀派出公司的員工接機,在車上,方既明才得知馮文耀簽約了那十五位選手的訊息。
“馮總實在是太厲害了,隨便說幾句,那些選手都簽了合約。”這位開車的公司員工,眉飛色舞地描述著當時的情況。方既明聽了,心中瞭然,這是怕別的唱片公司搶了這些選手去。這麼說好了,馮文耀是覺得自己搭的平臺,選出來的樂壇新秀,哪怕是第十五名,他也不想便宜了別人。
即便是籤回來,沒辦法捧紅一個新人,哪怕最後都自動雪藏了,也不能讓其他人拿走了,搶了屬於自己公司的飯碗。<oba遊戲一樣,有些英雄是能以選代ban的,自己拿到手裡了,就不怕別人拿到了。
寧可殺錯,不可放過。
這樣好不好呢?
方既明從公司的角度想了想,覺得無可厚非。馮文耀的運作還是可以的,之前差點倒閉,是因為唱片公司的結構性問題使然,很多唱片公司都撐不住了。再加上音樂思想陳舊,沒跟得上時代發展,自然就被淘汰了。
馮文耀都算好的,在虧損了三年後,才總算撐不住。
但這不能說馮文耀的能力不行,只是他的眼光不太好而已。
現在,方既明算是補上了最關鍵的一環。
“這麼說,我們這一次是成功選出了自己想要的歌手?”方既明也樂得跟這些音樂人打交道,因為這些音樂人其實並沒有太多花花腸子,只想把音樂做好了。有了方既明這尊“大神”在,他們就好像有了主心骨一樣。
“那可不。我們忙活快一年了,哪能讓其他唱片公司得了便宜去?”公司員工理所當然地說道。
方既明也默默點頭,他明白了,這是士氣問題。
一家公司有沒有士氣,其實很容易察覺出來的。在方既明沒有收購磐石唱片之前,磐石唱片內部人心惶惶,散沙一盤。等方既明收購磐石唱片之後,又出了新專輯,公司穩住了,磐石唱片內部就迸發出活力了。
當然,一些有貳心的員工,也透過約談,辦理了離職手續。
精簡隊伍之後再出發,這精氣神自然就不一樣。特別是現在,即便是遠赴杭市搞舞臺籌劃什麼的,他們也沒有怨言,還一個個幹勁十足。為什麼會這樣?方既明只能歸功於人心。人心齊了,那麼隊伍就有奔頭,有希望,能爆發出很強的戰鬥力。要是人心散了,隊伍就很難帶了。
馮文耀可能在眼光上不太行,可是在管理上,不愧是成功過的人,對於人心的把控還是有的。要是按照方既明以前的想法,只要保住前三名選手,其他選手隨便競爭對手的唱片公司簽約,那肯定很傷士氣。
就如同這位公司員工說的,都忙活大半年了,給別人做嫁衣,這誰忿氣啊?
要是一個處理不當,公司內部起了內訌,那基本上就很難帶隊伍了。從這一點上,方既明考慮得不如馮文耀,必須承認人家是有真本事的。應該說,從公司管理的角度看,方既明對於管理還是很生疏的,這也是方既明樂得放手的緣故。
既然有人願意給他賺錢,他做個甩手掌櫃,又何樂而不為?
來到下榻的酒店,公司員工忙前忙後,給方既明辦了入住。實際上,方既明也不用他忙前忙後的,因為後面還跟著秘書、保鏢等人。不過呢,看對方這麼執著,方既明也不好說什麼。
“方董,你先休息一會,晚上馮總才有時間……”
公司員工還沒說完,方既明就問道:“他忙什麼呢?”
“忙著調教舞臺,還有明天的最後彩排呢。”
公司員工立即回答道,“不是馮總不想去接你,而是實在走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