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好了,即便是有電影票補貼,電影院是不肯接受降價的。
那麼降下來的電影票,依舊得按照原價進行分成,虧的還是投資方。
雖然有一部分電影院願意降價,但也不願意多降,吃虧的還是東方夢工廠。
在這個問題上,方既明讓好評網採取了區別對待的方式,願意降價的電影院,那麼就進行電影票補貼,大家都能賺。如果是不願意降價的電影院,就不進行電影票補貼,讓市場和消費者決定去哪裡看電影。
方既明也覺得奇怪,怎麼春節檔漲價就算了,還把這種票價當做理所當然了?
是電影覺得中國消費人群太多,不缺傻子?還是覺得觀眾都是有錢人,不缺這麼幾塊錢?
要知道,即便是普通家庭,面對幾塊錢的豬肉都有所猶豫,為什麼電影院會覺得觀眾要買賬比豬肉貴得多的電影票?真的是神邏輯啊!
方既明還是挺認同那句話的,電影市場最寶貴的不是票房有多高,而是市場裡有多少觀影人群。不客氣的說,眼下的國內電影市場,真正穩定看電影的,只有2000萬人不到,即便算上一個月看一次的,也不過是5000萬人。
這樣的市場規模,根本撐不起高票房。
一味的讓電影票漲價,只會讓越來越多的觀眾逃離電影院。方既明這是用市場的手段,逼得電影院看清楚一個事實。國產電影並沒有崛起,崛起的只是方既明。這真的是實話,這些年超過五千萬投資的電影也有好幾部,但並沒有投資與高票房成正比。裡面的緣由,想必很多人都品味了過來——很多導演跟不上時代了。
所以,方既明覺得黃利成是一個眼光還不錯的投資者,笑道:“黃董果然有魄力!”
“別的電影院怎麼樣不知道,反正我公司旗下的電影院,會把票價穩定下來。也不用方董破費,我先降價再說。”黃利成也明白,觀影人數少了,肯定與票價太高有關。黃利成明白,就算票價定到一百塊錢,而沒有觀眾買賬的話,那麼都是鏡花水月。
再了,實際上票價只要十塊錢左右就能收回成本,那麼幹嘛要定價那麼高?
方既明一愣,感慨地說道:“黃董好魄力!不知道黃董打算降價多少?”
“降價到15塊錢,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談談電影票補貼的事。”黃利成一下就讓出了三塊錢,而這個票價是沒有分成的,因為有關部門給的票價指標,也差不到是這個價,不算是擾亂市場。
方既明點點頭,說道:“那麼黃董打算讓補貼後的電影票價到什麼程度?”
“12塊錢怎麼樣?”黃利成忐忑地說道。
其實,這是2002年到2003年的票價,也算是國內觀影人數最多的那一年。
“我覺得可以。電影院、宣發和投資方都補貼一塊錢就行。”方既明想了想,覺得這個提議很不錯。“那《黃飛鴻之壯志凌雲》呢?”
黃利成大方地說道:“也是這個票價!”
方既明不得不感慨,在這個問題上,黃利成確實膽子很大。為了票房,黃利成能豁出去。不是說黃利成有錢不賺,而是他看得更加長遠。比如說,上輩子在2012到2018年這六年間,阿里馬和騰訊馬聯合其他電影購票軟體,把價格維持在20塊錢到30塊錢左右,確實培育了一批喜歡看電影的人群。這麼說好了,要是沒有電影票價補貼,估計2018年以後都不會有兩億的國內觀眾有看電影的習慣。
也正是這段時間裡,高票房的電影層出不窮,不僅順利突破了50億單部電影票房的門檻,還讓超過30億票房的電影多達二十多部。中國電影總票房,從2012年的170億到2018年的600億,這絕對是跨越式的發展。
電影票價補貼,在裡面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其他院線,黃董怎麼看?”方既明說道,“很多電影院不肯降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