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好了,東方不敗這個角色,就跟反串一樣,不是所有人都能演的,非得特型演員不可。這個特型,是指氣質上的特型,要是氣質達不到,效果肯定差了一大截。
“九寨溝還能拍個探險片。”
方既明突然想起了《鬼吹燈》、《盜墓筆記》來,如果這型別的題材,再配合山清水秀的環境,確實有反差的效果。
看著方既明在景區內靜靜地站著思索,保鏢們也在竊竊私語:“老闆這是怎麼了?”
“不知道啊,估計是心情不好,來散心了。”
“你說老闆都這麼多錢了,幹嘛還這麼拼啊?”
“不知道啊,你看看他,一年都沒幾天休息的……”
“不對,去年就休息了不短時間?”
“估計是畢業之後,時間也充裕了吧。”
“還有,老闆的秘書怎麼老是換呢?而且之前還是女的,現在都變成男的了……”
“你懂什麼?老闆這是潔身自好!”
“你說,老闆是不是在實地考察,準備拍個電影啥的?”
“這裡?這裡拍電影的話真不錯啊,你看,這景色天下一絕!”
“我是怕,老闆突發奇想,準備直接在這裡拍起來了……”
“還真的是,你看看,《西遊記》都是在這裡取景的。”
“別說,這裡實在太美,換作我是導演,也想來這裡實拍。”
“喲,跟著老闆都學會拍電影了?”
“還別說,我挺有興趣的,可惜沒機會了……”
……
其實,方既明想的還挺雜的,不僅僅在想電影的事,還在想漫畫。
是的,電影這個宣傳太硬了,哪怕是好萊塢大片,也要經過國內的審查才能上映,更別說國產電影到海外去,一些主流發行公司根本不接。不為別的,就是怕國內百姓不好忽悠了。中國已經拋棄掉孔子說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白頭嗨雕那邊還是在愚民。
但是,漫畫卻能把國內的一些好的東西,比如說傳統文化,比如說絕美的景點,都透過漫畫傳遍全世界。
電影需要電影院做載體才能宣傳,可動漫不用啊!
比如白頭嗨雕那邊的人喜歡格鬥漫畫,那麼在格鬥漫畫裡面加入中國傳統元素,就足以影響很多歪果仁。
文化輸出,是講究方式的。
如果興起了中國熱,那麼中國電影還會進不去西方市場嗎?!
喜歡其實我只是想演戲請大家收藏:()其實我只是想演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