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方既明名下的公司,是已經超越了外資企業,成為中國大學生最想去的公司。
這裡面平均薪資最高的,是神州。
神州公司的工資,在莞城是絕對的第一,在全國也排得上號,因為平均水平已經過一萬五。至於沒過萬的,都是流水線上的工人。即便是那些工人,也是拿著五六千工資的存在。至於研發人員,哪怕是剛剛進去的實習生,都要月薪過兩萬,甚至做出成果後,還有成果經濟效益的10獎勵。
這樣的赤果果獎勵,讓所有畢業生都為之嚮往。
其次,就是飛訊了。特別是飛訊的網遊部門,年終獎直接發了一年工資的存在,讓所有人都驚呼不已,認為民企才是最牛掰的。
接下來,就是百度、好導航、360、東方中文網、淘寶之類的網際網路網站了,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但是,工資水平絕對在當地是頂尖的,甚至在全國也是頂尖的。
至於東方夢工廠,那不用說了,演員的水平不能簡單用工資來形容。
於是乎,畢業生們的想法很簡單,要跟著方既明混。
不過呢,方既明只收最高水平的畢業生,不管你是本科生,研究生還是博士生,只要你有水平,考得過其他人,有真本事就要你。但如果你沒本事,對不起,你還是去其他公司吧。
看似很殘酷,但卻擺明了一個實情——方既明名下的公司,那肯定是網際網路頂流。不僅如此,神州也是引領高科技的領頭羊。
有了這麼個概念,方既明名下公司的產品更好賣了。
畢竟同樣的價錢,誰不想用最好的呢?
更別說,方既明的網際網路公司很多產品都是免費的,那就更香了。
同行們也才如夢初醒,紛紛提高了工資待遇。別的不說,要是人才都爭不過,那未來肯定輸了。
方既明嘆了口氣,雖然他不想把網際網路拔高,但工資決定了社會傾向,很多大學一夜之間開設了不少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就是為了填補人才的缺失。可惜的是,大家一窩蜂湧入之後,那這些個專業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就會形成殘酷的競爭——崗位就這麼多,你要是不想將就,只能繼續讀研究生,讀博士生了。
到那時候,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沒真本事的都很廉價。幾千塊錢請一個一天能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半機器人,何樂而不為?
方既明嘆了口氣,市場不是他能左右的,他只能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讓人才不至於在自己的公司受了委屈。
燕京,某985高校。
在畢業季的時候,天天都有公司前來擺攤,但大家的興趣都不太高。
直到這一天。
“誒,你怎麼不去啊,你們專業的人都去報名了!”
“報名?報什麼名?”
“百度招聘了!”
“什麼?!確定是百度嗎?”
“怎麼不是,人家跟學校簽署了合作協議的,你要是再不去,人家說不定就停止報名了!”
“百度有什麼好的?”
旁邊的一些人不屑地說道,“能比得上外資企業嗎?”
“你真的是井底之蛙,你知道百度工程師的年薪多少嗎?超過百萬!”
這大學生就是容易上頭,被人反駁了,立即爭辯道:“你那是偷換概念,百度有幾個工程師能年薪百萬的?!”
“不好意思,百度剛剛準備上市,釋出了公司內部情況,有超過五十位工程師是年薪百萬的。”
“什麼?!這麼多?”